[实用新型]低水量高效竖流式折板絮凝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5257.4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0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力;韩振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08;B01D21/01;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30 | 代理人: | 杜澄心,张亚军 |
地址: | 10008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量 高效 竖流式折板 絮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水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折板絮凝池中加设平行折板或波纹板等扰流单元,以达到絮凝所要求的紊流状态。与混凝剂充分混合的原水进入上下或水平翻腾的通道,原水在折板或波形板之间连续不断的或曲折或缩放流动,产生微小涡漩并形成较强烈的脉冲式紊动,增强了原水中颗粒碰撞絮凝的效果。水流紊动过程中相邻水流之间产生流速差,出现速度梯度G,G值的大小反应了水流紊动的强度。通过逐级增加各板间通道的尺寸、改变板间通道水力半径、降低板间通道流速v、降低各段水头损失h从而降低各段G值,使得絮凝池内水流状态及其输入能量分布既有利于脱稳颗粒的碰撞,又可防止矾花的破碎,从而提高絮凝效率。
折板絮凝池中的水头损失主要由池中的紊流状态产生,速度梯度G值和絮凝池中的水头损失关系见式(1)。
式中:γ—水的密度;h—水头损失;μ—水的动力粘度;T—反应时间;
折板絮凝池常用的有多通道和单通道的平折板、波纹板等,布置方式有竖流式或平流式。
竖流式折板絮凝池以水厂高日平均时水量Q为设计水量,流道尺寸和板间流速均按Q计算确定,各段G值可达到《给水排水设计手册》推荐的最佳设计值,即:第一段G值为80-100s-1,第二段G值为50-60s-1,第三段G值为20-25s-1。水厂按设计水量运行时,一般均可取得较好的絮凝效果。
水厂建成后实际运行中,大多数水厂按高日平均时水量运行的几率很低,大多时期是按平均日平均时水量运行,甚至还存在低日平均时水量运行的可能,加之很多水厂建成后相当一段时期达不到设计能力,因此水厂处理水量经常会低于设计水量。当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水量时,折板间水流速度v也将相应降低,各段G值达不到设计值,导致实际运行中达不到预期的絮凝效果。因此设计手册中不建议在水量变化大的水厂中采用折板絮凝池,限制了折板絮凝池的应用。
以竖流式折板絮凝池为例:相对折板区水头损失h与板间的峰速和谷速的平方成正比;平行折板区和平行直区的水头损失h均与板间流速v的平方成正比。在折板安装尺寸确定的情况下,上述流速均与处理水量Q成正比,即水头损失与处理水量Q的平方成正比。在絮凝池各段区域尺寸确定的情况下,絮凝区各段的停留时间T与处理水量Q成反比。结合式(1)可以推出:
当Q1/Q=a时,G1=a1.5*G式(2)
式中:Q、G—设计流量、设计G值
Q1、G1—实际运行流量、实际G值
当水厂按平均日平均时水量运行(高日系数按1.3计)时,运行水量为Q1=0.769Q,絮凝区各段反应区实际的G1值降低为设计G值的0.67倍。
由此可见,当水厂实际处理水量小于设计水量时,传统絮凝池各段的G值不能达到设计的最佳G值,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絮凝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水量高效竖流式折板絮凝池,以解决当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流量时,保证在各种实际水量条件下原水通过流道时的G值接近设计值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低水量高效竖流式折板絮凝池,包括三级串联絮凝单元、三级串联絮凝单元上游的进水管、三级串联絮凝单元下游的出水穿孔花墙、三级串联絮凝单元下方的排泥管和出水穿孔花墙下游的沉淀池;所述三级串联絮凝单元设置成多流道并联的单通道三级串联絮凝单元结构,并在每个流道的进水处设置叠梁闸槽,在各个叠梁闸槽内,根据实际处理水量插入相应数量的叠梁闸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水厂运行中,当絮凝池实际处理水量达不到设计水量时,为避免各流道由于处理水量降低而影响各段反应区的G值,可根据实际处理水量关闭一定数量流道上的叠梁闸,使得每个开启流道的处理水量接近原设计水量,使各个反应区的G值接近最佳设计值,从而保证了絮凝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编号:1、进水管,2、叠梁闸,3、出水穿孔花墙,4、相对折板组,5、平行折板组,6、平行直板组,7、排泥管,8、水流方向,9、沉淀池,10、第一级絮凝单元,11、第二级絮凝单元,12、第三级絮凝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52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污水用沉降池
- 下一篇:一种苦咸水淡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