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合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5361.3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1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施跃进;张宝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跃进;张宝江 |
主分类号: | G02B6/255 | 分类号: | G02B6/255;G02B27/48 |
代理公司: | 浙江五星国泰律师事务所 33245 | 代理人: | 金盟 |
地址: | 美国弗吉尼亚州法尔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拉锥 本实用新型 拉伸段 石英玻璃套管 光纤合束器 两层 双层石英玻璃 多模激光 后续处理 结构形成 密度能量 排列设置 输出光斑 双层石英 发射层 合束器 导束 光路 合束 光纤 压缩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合束器,包括拉锥套管、排列设置于中的拉锥套管中的一组光纤,作为改进,所述的拉锥套管包括两层石英玻璃套管。本实用新型拉锥套管包括两层石英玻璃套管,双层石英玻璃套管以便于形成光的发射层。拉锥套管前端设有等直径的拉伸段,前端等直径拉伸段简化了合束器的后续处理。本实用新型双层石英拉锥套管及等直径拉伸段,结构形成导束光路,合束多模激光时,大大压缩了输出光斑的直径,以增强了密度能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合束器。
背景技术
随着半导体光纤激光器的发展,为了得到高功率的激光输出,世界各地的激光专业都掀起了研制高性能的光纤合束器的热潮,各种方案的合束器都在相继问世,总得来说,合束器的合束效率以及制作工艺一直是个瓶颈,关键在于能量光纤的直径很小(通常在0.1-0.4毫米之间),以及在高温洁净的环境下进行,制作起来存在较大的难度,所以一般的拉锥距离较短,椎体坡度大,导致能量损失大。
现有光纤合束器拉锥套管结构及坡度设置不够合理,导致光纤在拉锥套管处能量在传输过程中,能量损失过大。同时光纤需要设置连接尾纤,以便改善输出光斑质量,该工艺要求严格复杂,一次成功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便于安装使用的光纤合束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纤合束器,包括拉锥套管、排列设置于中的拉锥套管中的一组光纤,作为改进,所述的拉锥套管包括两层石英玻璃套管。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拉锥套管前端设有等直径的拉伸段。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拉锥套管拉锥角度不大于0.15°。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一组光纤包括至少三根光纤,所述的每根光纤为单独拉锥的光纤,所述的一组拉锥光纤的拉锥角度与拉锥套管的拉锥角度相适应。上述的光纤拉锥角度不大于0.15°。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拉锥套管包括两层石英玻璃套管,其有益效果是,双层石英玻璃套管以便于形成光的反射层。
进一步的,拉锥套管前端设有等直径的拉伸段,前端等直径拉伸段简化了合束器的后续处理。
本实用新型双层石英拉锥套管及等直径拉伸段,结构形成导束光路,合束多模激光时,大大压缩了输出光斑的直径,以增强了密度能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投影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放大图。
图4是图2的右视放大图。
图5是一组光纤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右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6,本实施案例包括拉锥套管1、排列设置于中的拉锥套管中的一组光纤2,拉锥套管1包括内层12、外层13两层石英玻璃构成的套管。
拉锥套管1前端设有等直径的拉伸段11。
一组光纤2包括紧密排列的至少三根光纤,每根光纤2为单独拉锥的光纤,一组拉锥光纤的拉锥角度与拉锥套管的拉锥角度相适应。
见图5、6,本实施案例中,一组光纤3以七根为例,七根光纤紧密排列,6根拉锥的光纤包围中间的一个,每根光纤及套管分别拉锥成适当的角度,光纤套上套管后,进行高温热熔,构成光纤束。成型后对前端的套管进行等直接拉伸,构成拉伸段11,自然形成导束光路,不需要接尾纤,就能很好的均匀的传导,使得光斑光强密度一致。
通常,拉锥的坡度越小能量损失的越小,本实施案例中拉锥套管1及每根光纤的拉锥角度不大于0.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跃进;张宝江,未经施跃进;张宝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53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