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推进涵道式飞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7755.2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1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B1/22 | 分类号: | B64B1/22;B64B1/26;B64B1/30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推进 涵道式 飞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型航空物探领域的复合动力式飞艇,具体为一种新型推进涵道式飞艇。
背景技术
系留气球、高空飞艇都是充分利用空气静升力来提供升力的浮空飞行器,它们具有留空时间长、造价低廉、能源消耗极小的优点,可以利用自身内部氦气的浮力将其升至空中,不需要额外的动力,但是系留气球的机动性能非常差,高空飞艇由于体积大,在侧面没有很好的动力装置,因此受侧风的影响很大,难以操纵。若是某种飞行器能将旋翼技术与空气浮升力的优势相结合,则该设计方案便能符合航空物探领域对飞行器的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推进涵道式飞艇,结合涵道旋翼技术、横列式双桨技术和气球原理,为无人飞行器提供高效、重载的复合动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推进涵道式飞艇,包括吊舱、气囊、推进螺旋桨、推进螺旋桨用无刷电机、旋翼涵道机构、圆环、管夹、涵道、接收机、电子调速器、飞行控制板、锂电池、导线、充电器以及遥控器、横列式双桨机构、碳纤维杆、横列式双桨用无刷电机、横列式双桨用螺旋桨、圆形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舱位于类球状气囊下端,与横列式双桨机构对称安置,其与主要部件形成统一体;所述吊舱内部固定安装有飞行控制板,所述飞行控制板与接收机相连接;所述飞行控制板的上端安装有锂电池,所述接收机、飞行控制版、锂电池、充电器以及遥控器均位于吊舱的内部;所述的横列式双桨机构通过圆形支座与气囊之间用强力胶和尼龙搭扣连接;所述的横列式双桨机构位于气囊的顶端,是由横列式双桨用无刷电机与横列式双桨用螺旋桨通过碳纤维杆及圆形支座组成;碳纤维杆穿过圆形支座的管夹并与气囊固连,两个横列式双桨用螺旋桨以横列式分别固定在碳纤维杆两端;所述横列式双桨用无刷电机通过一号导线与电子调速器相连接,所述一号导线沿气囊进入到吊舱内,且一号导线的另一端接在飞行控制板上;所述的旋翼涵道机构与气囊之间通过圆环固定连接;所述的四个旋翼涵道机构是由涵道、推进螺旋桨用无刷电机与推进螺旋桨固定连接组成的,位于气囊中心轴线四周,对称分布在机体的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所述涵道两侧固定于圆环上;所述推进螺旋桨用无刷电机安装于涵道内,所述推进螺旋桨用无刷电机上均固定有推进螺旋桨,所述推进螺旋桨用无刷电机通过二号导线与电子调速器相连接,且所述二号导线的另一端接在飞行控制板上;所述的电子调速器通过二号导线与接收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所述的一种新型推进涵道式飞艇与单纯多旋翼无人机相比,可以大大降低旋翼的动力消耗,在相同的能源下,无人机能飞行更长时间,同时增大飞行器的有效载重。而涵道与螺旋桨的结合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气动性能,且具减耗降噪的功能。提高飞行器抗风能力。与传统航空物探所使用的航空器相比,该飞行器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飞行高度低、探测精确度和安全性高,环境污染小,应用广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 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示意图。
在图中,吊舱1、气囊2、螺旋桨(推进)3、无刷电机(推进螺旋桨用)4、旋翼涵道机构5、圆环6、管夹7、涵道8、接收机9、电子调速器10、飞行控制板11、锂电池12、导线、充电器以及遥控器13、横列式双桨机构14、碳纤维杆15、无刷电机(横列式双桨用)16、螺旋桨(横列式双桨用)17、圆形支座1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77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潜水用呼吸管双气囊防水器
- 下一篇:用于旋翼机的舱门强制通风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