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极柱与极耳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7848.5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5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吕占国;赵良洁;李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州朗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2/3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1109 | 代理人: | 张春,胡世辉 |
地址: | 456561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极柱与极耳的连接结构,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等优点,在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电动自行车和新能源汽车等设备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的关键。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日益完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存在着巨大的商机,同时电动汽车对为其提供能量的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广泛使用的硬壳锂电池,现有技术中极耳与极柱的连接主要有:超声波焊接、激光焊接、电阻热熔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其中超声波焊接、激光焊接、电阻热熔焊接能够将极耳和极柱金属融合在一起。可以说,极耳与极柱的连接是动力电池一个很致命的环节,影响着动力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最终对动力电池的市场前景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起到重要作用。对于全极耳的电芯,锂电池采用双电芯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为:极耳与极柱的接触面积小,连接不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极耳与极柱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锂电池极柱与极耳的连接结构,包括极柱,所述极柱1外焊接转接片,转接片为L型,其短侧板套在极柱外,接触面一周都焊接;其长侧板向下延伸,该侧上部的宽度大于下部,上部、下部连接处形成一个缺口,电芯的极耳与转接片缺口处对齐,极耳与转接片两个方向都进行焊接,极耳与转接片的连接处外表面焊接压板。
上述所有焊接都为搅拌摩擦焊焊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对极耳与极柱的连接采用转接片,焊接采用搅拌摩擦焊,电芯的极耳用转接片与压板夹紧以后采用搅拌摩擦焊焊接,用同样的方式焊接另一个电芯,极柱与转接片采用搅拌摩擦焊焊接,大大提高了焊接的可靠性,提高了锂电池的安全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极柱与转接片的配合关系图。
图3为转接片的三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锂电池极柱与极耳的连接结构,包括极柱1,极柱1外焊接转接片2,转接片2大体为L型,其一短侧板套在极柱1外,接触面一周都焊接;另一长侧板向下延伸,该侧上部的宽度大于下部,上部、下部连接处形成一个缺口,电芯4的极耳41与转接片2缺口处对齐,极耳41与转接片2两个方向都进行焊接(参见图3的附图标记A),极耳41与转接片2的连接处外表面焊接压板3。焊接时,将压板3与极耳41夹紧后再焊接。另一电芯采用同样方法,正负极采用同样的方法连接。
上述所有焊接都为搅拌摩擦焊焊接,参见附图标记A。搅拌摩擦焊为现有技术,其主要优点如下:焊接接头热影响区显微组织变化小.残余应力比较低,焊接工件不易变形;能一次完成较长焊缝、大截面、不同位置的焊接.接头高:操作过程方便实现机械化、自动化,设备简单,能耗低,功效高,对作业环境要求低:无需添加焊丝,焊铝合金时不需焊前除氧化膜,不需要保护气体,成本低;可焊热裂纹敏感的材料,适合异种材料焊接:焊接过程安全、无污染、无烟尘、无辐射等。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州朗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林州朗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78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下切割弯机
- 下一篇:一种牙根管内断械提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