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环形强制风冷散热并联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0570.7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5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王通;胡延清;李旭;曾庆良;芦艳洁;王志文;尹广俊;邱志伟;赵森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57;H01M10/6563;B60L11/18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19 | 代理人: | 颜洪岭 |
地址: | 26659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环形 强制 风冷 散热 并联 电池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环形强制风冷散热并联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属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动力电池作为纯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由于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已经成为纯电动汽车发展的一大阻碍。而动力电池的散热问题是动力电池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风冷是动力电池的主要散热方式。随着纯电动汽车性能的不断提高,动力电池的风冷散热方式由自然风冷向强制风冷转变。现有的强制风冷,存在着能耗大,电池单体之间冷却温度不均衡等严重问题。在电池单体排列组合方面,并联组合方式的散热效果优于串联组合方式。现有的电池单体并联组合方式主要是方形排列组合,使得电池模组中部的温度高,边缘温度低。
本发明从结构上改善了这些问题。通过改变风扇的转向,使得各电池单体之间的温度更加均衡,减小了电池单体之间的温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环形强制风冷散热并联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电池模组的电动汽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汽车环形强制风冷散热并联电池模组,包括电池模组箱体、电池模组箱盖和电池模组芯,所述电池模组箱体内设置有一号风道壁和二号风道壁,一号风道壁和二号风道壁上均设有多个通风孔,电池模组芯放置在一号风道壁和二号风道壁之间,一号风道壁与电池模组箱体内侧壁之间为一号风道,二号风道壁内侧为二号风道,二号风道的顶端连接电池模组箱盖、底端设置有散热风扇,电池模组箱盖用于固定电池模组芯,电池模组芯上设置有多个标准电芯。
优选的,所述电池模组箱体的外形为倒圆台形,一号风道壁和二号风道壁的外形为圆柱形。
优选的,所述倒圆台形的母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8°。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倒圆台形的母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
优选的,所述电池模组芯包括多个电池单体支撑体和支撑柱,多个电池单体支撑体上下依次布置并通过支撑柱连接,多个标准电芯安放在相邻两个电池单体支撑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电池模组芯包括四个电池单体支撑体和八根支撑柱,四个电池单体支撑体上下依次布置并通过八根支撑柱连接,在相邻两个电池单体支撑体之间安放三圈标准电芯,相邻两圈标准电芯交错布置。
优选的,所述电池单体支撑体上设置有供标准电芯安放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通风孔为长条形孔,长条形孔的长度与标准电芯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一号风道壁和二号风道壁上分别设置有三层通风孔,每层通风孔周向上均匀分布且每层通风孔的位置高度与标准电芯的位置高度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电池模组箱盖的中心设置有箱盖螺栓孔、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压缩弹簧工作孔,压缩弹簧工作孔内设置有压缩弹簧工作杆,压缩弹簧工作杆上套装有压缩弹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电池模组箱盖的内表面设置有四个压缩弹簧工作孔,四个压缩弹簧工作孔均匀分布在以箱盖螺栓孔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
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的电动汽车环形强制风冷散热并联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环形强制风冷散热并联电池模组,改变了传统的电池模组的布局方式,采用新型布局方式进行安装,提升了强制风冷效果,保证各单个标准电芯具有相同的散热效果,既达到了有效散热的目的,又避免了电池模组散热不均衡的问题,有效保证了电池模组的正常运行。并且本实用新型电池模组结构设计巧妙、安装拆卸方便,作用明显,效果显著,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良好的市场前景,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池模组整体全剖视图;
图2为电池模组整体仰视图;
图3为电池模组整体示意图;
图4为电池模组箱盖示意图;
图5为电池模组箱体全剖视图;
图6为电池模组箱体示意图;
图7为电池模组芯示意图;
图8为电池模组芯全剖视图;
图9为电池单体支撑体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05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用螺丝刀
- 下一篇:一种股骨颈置钉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