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零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2274.0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6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酒井孝也;米田満;安川和宏;金山裕一;坂田真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尼吉康株式会社;株式会社阿不倒德特 |
主分类号: | H01G9/08 | 分类号: | H01G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87 | 代理人: | 沈锦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零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气设备及车辆等的电子零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不仅在车辆中而且也在电气设备中,使用电子零件的环境正在多样化。因此,对于用于电气设备等的电子零件也强烈要求耐受环境性能。具体来说,要求机械强度高且耐振性优异的电子零件。然而,电解电容器、电双层电容器、锂离子电容器等圆筒状电子零件因直立在电路衬底并利用焊料等固定电极端子,所以存在不耐振动的倾向。
因此,为了满足该要求,而实施如下方式。例如,使收纳元件的封底圆筒状金属壳体的内底部角部成为堆焊状,形成朝向内底面前端变细的锥部,且利用比该圆筒长度长的分隔件,包覆圆筒状元件的外周,将从圆筒部伸出的分隔件推压到锥部而压扁,由此,一边保护元件的角部,一边将插入前端侧固定(参照专利文献1)。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162471号公报
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壳体仅使圆筒状元件的插入前端侧的角部与锥部接触,因此当从外部反复受到较强的振动时,会产生如下不良情况:元件产生超出锥部那样的变形导致元件的振幅变大,从而连接在元件的引出端子断裂的。而且,在未将元件均等地按压于锥部的情况下,会产生偏向锥部的电容器元件的角部即使被分隔件包覆,也因按压局部地进行作用而破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所述问题点而完成,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耐振性优异的电子零件。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电子零件。
即,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具有下述构成。
一种电子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元件,隔着分隔件将阳极箔与阴极箔重合地卷绕而成;
封底圆筒状的外壳,收纳所述元件;及
密封体,将所述外壳的开口部密封;
在所述外壳的外周面形成多根从所述封底圆筒状的底面朝向开口侧径向的深度变浅的锥状的第1凹部,由此,在位于该第1凹部的背面的壳体内周面形成朝向径向中心侧隆起的锥状的第1隆起部,且利用该第1隆起部抵接支撑所述元件。
根据该构成,在将元件插入至外壳的过程中,利用第1隆起部将该元件配置在中央,并收纳在外壳的底面侧。即,第1隆起部作为准线及导件发挥功能。而且,多根第1隆起部是例如隔开规定间隔多根地形成在外壳的内周面,所以在元件的直径或形状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例如局部地存在外形尺寸较大的部位的情况下,以自接触的隆起部分离而进入相邻的隆起部彼此之间的方式引导诱导该部位。因此,能够避免因与第1隆起部的接触而过度的按压作用于元件,从而进一步能够防止元件损伤。进而,从元件的前端朝向基端的周侧面以规定面积与第1隆起部接触,因此将对元件的按压分散。
而且,在所述构成中,优选在外壳的底面,形成从所述底面的外周端朝向所述底面的中心延伸地形成并且向所述壳体轴向内侧凹陷的第2凹部,由此
在位于该第2凹部的背面的壳体底面的背面形成朝向壳体开口侧隆起的第2隆起部。
根据该构成,元件的插入前端侧与形成在外壳的底面的背面侧的第2隆起部接触,因此能够利用外壳的内周面及内底面更稳定地抵接支撑元件。其结果,与利用第1隆起部仅抵接支撑元件的外周的情况相比,耐振性变得更高。
而且,在所述构成中,优选元件以使所述阴极箔及所述分隔件相较所述阳极箔在轴向更突出的状态进行卷绕,且所述第2隆起部接触于所述阴极箔及所述分隔件。
根据该构成,因相较阳极箔更向底面侧突出的阴极箔及分隔件与外壳的底面侧的隆起部接触,故能够经由该隆起部而使外壳作为散热片发挥功能。因此,能够构成散热效果优异的电子零件。
进而,在所述构成中,优选所述第1隆起部的径向中心侧的顶部以所述壳体底面侧的外周端为起点,沿轴向相对于所述外壳底面垂直地形成规定长度。
根据该构成,与隆起高度自底面侧的外周端变低的锥状的隆起部相比,隆起部与元件的接触长度变长,因此能够提升耐振性。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构成简单且机械强度较高耐振性等耐受环境性能较高的电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解电容器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解电容器中使用的电容器元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电解电容器中使用的外壳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尼吉康株式会社;株式会社阿不倒德特,未经尼吉康株式会社;株式会社阿不倒德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22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