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芯组件测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5249.8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285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成;贾志佳;石欣雨;刘宝军;王亮光;许紫光;彭军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9 | 代理人: | 蔡纯,张靖琳 |
地址: | 213399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测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芯组件测试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其动力电池系统也形成了成熟的生产模式:由多个电芯组装为电池模组,再将电池模块组装成封装(pack)。其中组装电池模组时通常使用金属结构件或塑料件对多个电芯进行固定。
由于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的需求越来越高,电池系统已经开始向轻量化减重的方向发展,其中减重的常用方式包括用粘接剂代替部分金属结构件或塑料件实现对多个电芯的固定。
反映粘接剂的粘接强度的最常用的参数即剪切强度或者剪切力,其中剪切力的测试通常是在实验室中按照标准尺寸的相应材料粘接来达到拉力测试的目的,然而实验室的标准尺寸拉力测试得到的数据经过换算成为单位面积的剪切力,还远远不能反映是否满足真实电池模组或者真实电池系统的强度要求。而采用真实的电池模组或电池系统进行振动测试,在前期产品开发阶段又是一个很大的成本投入。
因此,是否可以快速对比不同粘接剂的固有参数,以及如何快速对含粘接剂的电芯组件做结构强度的测试需要进一步探索。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组件测试结构,能够快速对含粘接剂的电芯组件进行振动测试。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组件测试结构,包括:电芯组件,包括底板、多个电芯以及粘接剂,所述粘接剂将所述多个电芯粘接于所述底板上;振动平台;以及第一连接件,将所述电芯组件的底板连接于所述振动平台上,所述振动平台带动所述电芯组件振动以进行测试。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边框,所述边框与所述底板的周边接触,并且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振动平台上。
优选地,所述多个电芯沿同一方向排列,所述多个电芯中相邻的电芯相互接触。
优选地,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电芯排列方向两端的侧板。
优选地,所述电芯组件还包括:夹紧件,连接所述多个电芯排列方向两端的侧板并夹紧。
优选地,所述电芯组件测试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件,将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自所述边框向所述侧板延伸的延伸部,所述第二连接件将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延伸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互成角度且相互连接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侧板接触并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板件与所述延伸部接触并通过螺栓连接。
优选地,所述粘接剂还将多个电芯中相邻的电芯相互粘接。
优选地,所述多个电芯均为方形电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芯组件测试结构,电芯组件采用粘接剂将多个电芯粘接于底板上,通过第一连接件将电芯组件的底板连接于振动平台上,当振动平台以不同的振动方式振动时,带动电芯组件振动,从而实现按照不同振动标准对电芯组件粘接剂的粘接强度的测试。
进一步地,粘接剂对电芯的粘接时,不仅可以将多个电芯与底板粘接,还可以将相邻的电芯之间粘接;此外,电芯组件可以选择性包括多种结构件中的部分或全部,该多种结构件可以包括在多个电芯排列方向两端的设置侧板、连接多个电芯排列方向两端的侧板并夹紧的夹紧件、将侧板与第一连接件固定的第二连接件等。通过对粘接方式与多种结构件的组合搭配可以得到多种电芯组件,分别对该多种电芯组件进行振动测试,可以方便选取结构强度最优或者性价比最优的搭配形式。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芯组件测试结构的立体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电芯组件测试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芯组件测试结构的立体图;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电芯组件测试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5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多个电芯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在图中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52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热过流断电保护装置
- 下一篇:制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