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试样夹持收集装置及加工中心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6041.8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2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民;王金龙;张进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美诺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5/00 | 分类号: | B25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金相允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杨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样 夹持 收集 装置 加工 中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试样加工夹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试样夹持收集装置及加工中心。
背景技术
冲击试验一般是确定军用、民用设备在经受外力冲撞或作用时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的一种试验方法。
冲击试验所用的材料是根据标准取整体材料的一部分来完成实验,称为冲击试样。冲击试样通过加工中心来进行加工,加工中心由6个主要部分组成.即床身部分,铣头部分,工作台部分,进给部分,升降台部分,冷却、润滑部分。
一般冲击试样都较小,夹具夹持毛坯费时费力,导致加工中心对于冲击试样的加工也变得比较繁琐而费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样夹持收集装置,其能够使冲击试样的生产加工更加高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中心,其包括上述试样夹持收集装置,其能够提升冲击试样的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试样夹持收集装置,包括底座、夹持单元组和联动轴。夹持单元组包括多个夹持单元,多个夹持单元并排设置于底座,夹持单元包括摇动件、夹紧件和支撑组件,摇动件的一端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撑组件,摇动件的另外一端可转动的设置于夹紧件,夹紧件与支撑组件共同构成夹持区。每个夹持单元的摇动件均设置于联动轴,摇动件能够以联动轴的轴心线为轴心做往复运动并控制夹紧件靠近或者远离支撑组件。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试样夹持收集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夹持单元的摇动件的数量为两个,夹紧件的数量为两个,支撑组件的数量为一个。两个摇动件分别位于支撑组件的两侧,两个夹紧件分别位于支撑组件的两侧,每个夹持单元具有两个夹持区。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轴、碟簧组、夹块和套环,碟簧组套设于支撑轴,夹块设置于支撑轴的靠近碟簧组的一端,支撑轴可滑动的设置于底座,套环套设于支撑轴的另外一端且与底座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支撑轴具有第一连接部,摇动件的一端设置于第一连接部且能够在第一连接部转动。夹紧件包括夹紧件主体、夹持部和第二连接部,夹持部设置于夹紧件主体的一侧,第二连接部设置于夹紧件主体的与夹持部相邻的一侧,摇动件的另外一端设置于第二连接部且能够在第二连接部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支撑轴的靠近夹块的一端具有限位块,夹块的靠近支撑轴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限位块能够与限位槽契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底座包括基础座、分隔件和端部限位件,分隔件的数量为多个,分隔件均设置于基础座,分隔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夹持单元,端部限位件设置于基础座的端部且与夹持单元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联动轴穿设于分隔件与端部限位件,分隔件与端部限位件均能够沿联动轴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基础座的远离分隔件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在加工中心运动的轨道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试样夹持收集装置还包括易拆构件,易拆构件包括连接臂和用于使连接臂活动的受力部,连接臂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联动轴的一端,连接臂的另外一端与受力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工中心,包括上述任一项的试样夹持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试样夹持收集装置通过底座、夹持单元组以及联动轴的配合,实现了对于冲击试样毛坯的夹持以及对冲击试样成品的收集,提高了冲击试样的加工生产效率。加工中心通过采用上述试样夹持收集装置同样实现了提高冲击试样生产加工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提供的试样夹持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夹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摇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夹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支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底座的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底座的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美诺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美诺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60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