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塑复合管封口顶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7475.X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0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陆宇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7/10 | 分类号: | B29C57/1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8 | 代理人: | 郑向群 |
地址: | 25709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管 封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塑复合管管端注塑封口顶出技术领域,具体为钢塑复合管封口顶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管端采用注塑封口的钢塑复合管,为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一般在注塑封口还未完全冷透的情况下就需要在注塑封口位置处采用顶出机构将产品顶出,常用的柱状顶针由于接触面积小,容易造成变形,顶出后需要将钢塑复合管取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取出的钢塑复合管封口顶出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钢塑复合管封口顶出装置,包括机械运动台、顶板,机械运动台通过连杆与顶板连接,所述的连杆为4个,由运动控制系统控制其升降以及水平运动,所述的机械运动台包括水平运动导轨,水平运动导轨通过连杆与顶板连接,所述的顶板为从中间断开的半圆弧形结构,两个1/4圆弧分别与4个连杆连接。
进一步地,竖直方向运动的连杆联动,使其控制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距离保持一致。
进一步地,4个连杆成直线排列,且中间两个为竖直方向运动的连杆,两边为水平运动方向连杆。
进一步地,半圆形弧形表面铺设海绵层。
本实用新型钢塑复合管封口顶出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两个半圆弧形结构,且包括水平运动导轨,便于大直径钢塑复合管的顶出,如果直径太大,只需将半圆弧形结构分开一定距离,顶出钢塑复合管;也便于将钢塑复合管取出,如需将钢塑复合管取出,将半圆弧形顶出结构完全分开即可;顶板表面铺设海绵层,增加了顶板与钢塑复合管之间的摩擦力,保证顶出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2。
图中1、机械运动台,2、顶板,3、平运动导轨,4、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钢塑复合管封口顶出装置,包括机械运动台1、顶板2,机械运动台1通过连杆4与顶板2连接,所述的连杆4为4个,由运动控制系统控制其升降以及水平运动,所述的机械运动台1包括水平运动导轨3,水平运动导轨3通过连杆4与顶板2连接,竖直方向运动的连杆4联动,使其控制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距离保持一致,增加了竖直方向上顶出顶板时的稳定性;4个连杆4成直线排列,且中间两个为竖直方向运动的连杆,两边为水平运动方向连杆。
所述的顶板2为从中间断开的半圆弧形结构,两个1/4圆弧分别与4个连杆连接,半圆形弧形表面铺设海绵层。
使用时根据钢塑复合管直径,调节圆弧之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中圆弧弧度不能太大,参照中号钢材设计,如果弧度较大,小直径钢材与顶板2的接触面积太小,造成顶出时不稳定的现象;如果弧度太小,则较大直径的钢塑复合管与顶板接触面积小,顶出时任然有不稳定现象。
取出钢塑复合管时,只需将顶板2之间的距离调节到最大,方便取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陆宇塑胶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陆宇塑胶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74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塑复合管封口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PE吹塑膜生产的压纹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