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淋雨试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19549.3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5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芝;刘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3/04 | 分类号: | G01M3/04;G01M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淋雨 试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淋雨试验技术,特别涉及淋雨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使用过程中,其密封性往往是客户最关心的因素之一,车辆渗水或进水会给客户带来经济损失,也会让客户产生不安全感,因此,在汽车工业,车身的淋雨密封性试验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目前使用的封闭性检测方法为设置淋雨室,淋雨室顶部设置有喷头,车辆进入喷头下方进行喷水,淋雨完成后将车开出淋雨室将车身表面烘干后,打开车门人工检查车内是否有渗水现象,但此种方法无法对淋雨的流量、与车身的距离等参数进行控制,从而无法对车身的密闭性进行精确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降雨量进行精确控制的淋雨试验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淋雨试验系统,包括淋雨室和与淋雨室连接的吹干室,所述吹干室内设置有吹干系统,所述淋雨室内设置有喷淋系统和第一摄像监控系统,淋雨室底部设置有回水池,还包括喷淋头安装板,所述喷淋头安装板通过直线驱动机构安装在淋雨室内,所述喷淋系统包括通过输水管连接至回水池的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固定在淋雨室安装板上,所述输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水泵和过滤器,还包括安装在输水管上的流量控制机构,所述淋雨室底部设置有雨量标定系统,还包括第二摄像监控系统;
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和流量控制机构、第一摄像监控系统、第二摄像监控系统、直线驱动机构和第一水泵连接,还包括与控制系统连接的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是:所述流量控制机构包括水流压力调节阀、流量计和自动调节阀,所述自动调节阀位于靠近喷淋头一端,还包括排水旁路,所述排水旁路设置在自动调节阀出水端和回水池之间,所述排水旁路上设置有旁路安全阀,所述水流压力调节阀、流量计和自动调节阀均和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喷淋头通过角度调节机构与喷淋头安装板连接,喷淋头安装板上垂直安装有对喷淋头角度起测量作用的角度标尺,所述由输水管、第一水泵和过滤器组成的结构有两套,两套结构并联设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淋雨室和吹干室之间设置有出口面,所述喷淋头安装板和安装在喷淋头安装板上的喷淋头安装在淋雨室内的顶面及四个侧面上,所述淋雨室的一个侧面为入口面,还包括驱动入口面关闭并朝向淋雨室内部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出口面与淋雨室顶面铰接,还包括驱动出口面和淋雨室顶面相对转动的出口面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淋雨室底面的第一轨道,还包括第一门板安装架,所述第一门板安装架包括第一横杆和位于横杆两端的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位于第一轨道内,还包括驱动第一竖杆在第一轨道内运动的第一竖杆驱动机构,所述入口面与第一横杆铰接,还包括驱动入口面绕第一横杆转动的第一旋转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淋雨室底面的第二轨道,还包括第二门板安装架,所述第二门板安装架包括第二横杆和安装在第二横杆一端的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位于第二轨道内,还包括驱动第二竖杆在第二轨道内运动的第二竖杆驱动机构,所述入口面与第二横杆铰接,还包括驱动入口面绕第二竖杆转动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吹干系统包括固定在吹干室顶面上的风箱,所述风箱上设置有吹向地面的风管,所述吹干室外部设置有连接至风箱的风机。
进一步的是:所述回水池包括回水区域和吸水区域,所述回水区域和吸水区域之间设置有多层过滤网,所述输水管位于吸水区域内。
进一步的是:所述雨量标定系统包括标定量具和安装在标定量具内的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和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回水池内分别设置有连接外部蓄水池的进水管路和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水泵,所述出水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水泵,还包括安装在回水池内的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二水泵和第三水泵均和控制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淋雨试验系统可通过流量控制机构对降雨量及喷头与待测汽车的距离进行控制,实现对小雨、中雨、大雨等自然环境的精确模拟,同时还设置有标定系统,可对淋雨室的降雨强度进行反馈,看降雨强度是否达到设定值,同时第一摄像监控系统的设置可对模拟淋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减少了人为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淋雨试验系统示意图。
图2为流量控制机构示意图。
图3为淋雨系统工作原理图。
图4为淋雨房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195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罐签(纤乐大麦苗代餐粉)
- 下一篇:多功能防漏气密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