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移动和散热的计算机机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0475.5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9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董俊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俊逸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周丹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白***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移动 散热 计算机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机箱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移动和散热的计算机机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娱乐等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机箱作为电脑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电脑配件,起到一个承托和保护作用,此外,电脑机箱具有电磁辐射的屏蔽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现有的主机机箱中设置主板、硬盘、显卡等元件,随着电脑硬件的发展,机箱内各个元件的散热量也越来越大,元件在高温下运行会大大降低其工作效率,影响计算机运行的流畅度;另一方面,人们在搬家等活动中,或者在使用U盘时需要移动计算机机箱,现有的计算机机箱移动起来非常的不方便,虽然可以加装带有轮子的机箱底座,解决了移动不便的问题,但是也造成了机箱不稳定,底部带有轮子很容易滑动。因此需要研制一种方便移动和散热的计算机机箱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移动和散热的计算机机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移动和散热的计算机机箱,包括主机箱,所述主机箱的下端固定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面设置有四个方形槽,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空腔,所述方形槽与空腔连通,所述空腔的底面中间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孔口旋转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内套接有与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下端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连接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轮固定连接,所述主机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通过轴承套接固定在固定轴上,所述固定轴固定在主机箱的一侧,所述第二转轮远离主机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把手,所述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通过皮带连接;
所述主机箱的机壳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移动机箱,所述移动机箱的机壳上设置有通风栅,所述移动机箱的两个平行机壳的底端均匀设置有一对固定轮和活动轮,两个固定轮置于两个活动轮之间,所述活动轮的上端设置有滚轮孔,所述活动轮的上端通过弹簧与滚轮孔的孔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轮远离移动机箱内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与调节杆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上端与移动机箱对应位置设有滚轮槽,所述滚轮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深槽。
优选的,所述万向轮设置有四个,均置于方形槽内。
优选的,所述限位深槽与活动轮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主机箱上设置有控制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主机箱和移动机箱插接,实现了对装置体积进行调节,便与移动且散热效果好,通过在底座设置万向轮,利用摇动第二转轮,第二转轮通过皮带控制第一转轮旋转,从而带动第二锥形齿轮驱动第一锥形齿轮旋转,从而控制万向轮在方形槽内伸缩,实现移动方便的同时,在不需要移动的时候,将万向轮缩进方形槽内,底座着地支撑,因此比较稳定,不易滑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机箱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机箱和底座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机箱,11、控制面板,12、滑槽,2、底座,21、滚轮槽,22、限位深槽,3、移动机箱,31、通风栅,32、固定轮,33、活动轮,34、滚轮孔,35、弹簧,36、控制杆,37、调节杆,4、第二转轮,41、固定轴,42、轴承,43、控制把手,5、方形槽,51、空腔,52、螺纹孔,6、第一锥形齿轮,7、螺纹柱,71、支架,72、万向轮,8、第二锥形齿轮,81、连接轴,82、第一转轮,9、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俊逸,未经董俊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04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站锅炉富氧燃烧、富氧点火及稳燃的供氧系统
- 下一篇:燃煤电厂的锅炉制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