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0666.1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4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柴之麟;王文礼;许洪富;凌芳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02 | 分类号: | H02K33/0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阿凡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3216 | 代理人: | 许立举 |
地址: | 新加坡宏茂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振动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涉及一种运用在移动电子产品领域的线性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便携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越来越受人们的追捧,如手机、掌上游戏机、导航装置或掌上多媒体娱乐设备等,这些电子产品一般都会用到线性振动电机来做系统反馈,比如手机的来电提示、信息提示、导航提示、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如此广泛的应用,就要求振动电机的性能优,使用寿命长。
相关技术的线性振动电机包括具收容空间的基座、位于所述收容空间的振动单元、将所述振动单元固定并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弹性件和固定于所述基座的线圈,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与振动单元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驱动所述振动单元做往复直线运动而产生振动。
然而,相关技术的线性振动电机为了增加其弹性件的弹力,运用两个弹性件交叉设置并分别夹设所述振动单元。每个所述弹性件包括固定臂、由所述固定臂两端分别弯折延伸的弹性臂及由所述弹性臂分别弯折延伸的连接臂,所述固定臂与所述连接臂分别位于所述振动单元的沿与振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相对两侧,且分别固定于所述振动单元和所述基座。由于相关技术中的所述弹性件形成两个折弯并使所述固定臂或所述连接臂固定于所述基座的长轴侧板,该结构加工难度大,装配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线性振动电机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加工简单、装配效率高且振动性能好的线性振动电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包括具收容空间的基座、位于所述收容空间的振动单元和将所述振动单元固定并悬置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弹性件;所述基座包括沿所述振动单元的振动方向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侧板;所述振动单元包括沿垂直于所述振动单元的振动方向的方向设置且彼此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弹性件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
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固定臂、由所述第一固定臂的两端分别向两个所述侧板弯折延伸的两个第一弹性臂,以及由两个所述第一弹性臂的端部分别延伸并固定于对应的侧板上的两个第一连接臂;
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固定臂、由所述第二固定臂的两端向两个所述侧板弯折延伸的两个第二弹性臂,以及由两个所述第二弹性臂的端部分别延伸并固定于对应的侧板上的两个第二连接臂。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臂与所述第一弹性臂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一固定臂与所述第一弹性臂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二固定臂与所述第二弹性臂倾斜设置,且所述第二固定臂与所述第二弹性臂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臂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连接处圆弧过渡形成第一弯曲部;所述第二固定臂与所述第二弹性臂的连接处圆弧过渡形成第二弯曲部。
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底板和盖设于所述底板的上盖;所述上盖包括两个所述侧板以及分别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两个连接板;
所述第一弹性臂在所述底板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弹性臂在所述底板上的投影相互交叉。
优选的,每一所述第一弹性臂与所述底板的距离均大于每一所述第二弹性臂与所述底板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和/或所述第二连接臂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的多个第一挡块。
优选的,所述线性振动电机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臂的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和/或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臂的远离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的第二挡块。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线性振动电机将所述第一固定臂和所述第二固定臂分别固定于所述振动单元的与振动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相对两侧,并使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固定于所述基座的沿所述振动方向的相对两侧,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仅通过一个弯曲结构成型,从而使得所述弹性件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装配方便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图1中沿A-A线剖示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的弹性件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的弹性件、振动单元与基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0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