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带式铸造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4494.5 | 申请日: | 2017-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2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阳;段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创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石伍军,张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带式 铸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带式铸造机,属于铸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镁合金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减震性、导热性、电磁屏蔽性、易切削性和易回收性等良好的综合性能,因而成为汽车、摩托车、航天航空和电子通讯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之一。
双辊铸轧是将连续铸造和轧制结合,熔体凝固的同时承受一定量的轧制变形,即直接将金属熔体铸轧成板材。对于汽车、军工等领域要求高的镁合金板材,铸轧后还需通过冷温轧工艺,轧制成合格的板材。然而,双辊铸轧加工的镁合金铸轧板的厚度较大(约6毫米),且塑性变形量一般仅有3%-5%,后续轧制工艺复杂,生产效率较低、工艺稳定性不够理想。此外,双辊铸轧在加工宽度较大的镁合金铸轧产品时,板型控制还有技术瓶颈,中间与两边的厚度容易出现厚度不均,致使镁合金成品的合格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带式铸造机,解决现有的双辊铸轧加工宽度较大的镁合金铸轧成品,容易出现厚度不均致使镁合金成品合格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带式铸造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对置且同步旋转的上环形钢带和下环形钢带,所述上环形钢带和所述下环形钢带之间设有可调节间距的两个侧板,所述上环形钢带、下环形钢带和两个侧板之间围合形成熔体流道,所述熔体流道的前端形成进料口,其后端形成出料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双带式铸造机还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动力输出装置,动力输出装置具有上下对置的上输出轴及下输出轴,安装在机架上且上下对置的上驱动轮及下驱动轮,安装在机架上且上下对置的上张紧轮及下张紧轮;所述上输出轴与上驱动轮啮合,所述上环形钢带安装于所述上驱动轮和上张紧轮上;所述下输出轴与下驱动轮啮合,所述下环形钢带安装于所述下驱动轮和下张紧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的进料口位置处对应上环形钢带及下环形钢带分别设有一个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驱动轮和下驱动轮的中部设有进水管;所述上环形钢带和下环形钢带的背面分别设有热管冷却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对应上环形钢带及下环形钢带的位置分别设有五个均匀分布的支撑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环形钢带和下环形钢带均倾斜设置,在竖直方向熔体流道的进液口的位置高于出液口的位置。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带式铸造机由于所述上环形钢带、下环形钢带和两个侧板形成熔体流道,镁合金熔体在熔体流道上铸轧成镁合金半成品,两个侧板的间隔距离可调节,在加工镁合金铸轧产品,两个侧板的间隔距离根据镁合金产品的宽度进行调节,通过上环形钢带和下环形钢带的压合力使镁合金熔体在熔体流道内均匀的铸轧成镁合金半成品,避免中间与两边的厚度不均匀,致使镁合金成品的合格率低的问题,提高了镁合金成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带式铸造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带式铸造机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带式铸造机的侧视图。
其中:410、上环形钢带;411、上输出轴;412、上驱动轮;413、上张紧轮;420、下环形钢带;421、下输出轴;422、下驱动轮;423、下张紧轮;430、侧板;440、熔体流道;450、电磁感应加热装置;460、进水管;470、热管冷却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双带式铸造机,包括上下对置且同步旋转的上环形钢带410和下环形钢带420,上环形钢带410和下环形钢带420之间设有可调节间距的两个侧板430,上环形钢带410、下环形钢带420和两个侧板430之间围合形成熔体流道440,熔体流道440的前端形成进料口,其后端形成出料口;两个侧板430的形状均为环状结构,它们分别以滑动配合的方式套接于上环形钢带410和下环形钢带420之间;当调整至预设位置时,其下端通过锁紧结构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创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创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44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铸轧卷的铸嘴机构
- 下一篇:一种镁合金熔体导流用传导式电磁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