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PVC粒料生产用增塑剂智能添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8399.2 | 申请日: | 2017-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8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汤洪流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邮市汉升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1/06 | 分类号: | B29C31/06;B29C31/0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扬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pvc 生产 增塑剂 智能 添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PVC材料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医用PVC粒料生产用增塑剂智能添加系统。
背景技术
医用PVC粒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增塑剂,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
增塑剂与PVC树脂是按照重量比混合,一般需要人工进行称重后添加,十分浪费劳动力,实用新型一种医用PVC粒料生产用增塑剂智能添加系统成为医用PVC粒料生产行业急需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难题提出一种医用PVC粒料生产用增塑剂智能添加系统。
技术方案:一种医用PVC粒料生产用增塑剂智能添加系统,包括料斗、混料机、储液箱、液体泵和控制装置,所述料斗为上下均开口的斗状结构,所述料斗被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由上至下依次分隔为储液斗、称重室以及下料口,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二隔板上方,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隔板上表面设置有重量检测装置,所述储液斗和所述储液箱内均设置有液面检测装置,所述液体泵用于将所述储液箱内的增塑剂抽至所述储液斗,所述储液斗与所述储液箱通过防溢导管连接;所述储液箱上设置有报警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液面检测装置包括浮球、连接杆和角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储液斗侧面上,所述连接杆第一端通过连接轴连接所述角度传感器,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固定有所述浮球,所述储液斗内为第一液面检测装置,所述储液箱内为第二液面检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阀门打开后所述储液斗与所述称重室连通,所述第二阀门打开后,所述称重室与所述下料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所述液体泵和所述报警装置均电连接至控制装置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重量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液面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液面检测装置电连接至所述控制装置的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口下方设置有混料机,所述下料口与所述混料机通过玻璃导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储液斗与所述防溢导管连接的第一连接孔的垂直位置高于所述储液箱与所述防溢导管连接的第二连接孔的垂直位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实现了医用PVC粒料生产过程中的增塑剂的自动添加,还设置了防溢导管,当第一液面检测装置出现故障,液体泵一直往储液斗内输送增塑剂时,多余的增塑剂能够通过防溢导管回流至储液箱,不会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医用PVC粒料生产用增塑剂智能添加系统,包括料斗1、混料机2、储液箱3、液体泵4和控制装置5,料斗1为上下均开口的斗状结构,料斗1被第一隔板15 和第二隔板16由上至下依次分隔为储液斗11、称重室12以及下料口13,第一隔板15位于第二隔板上方16,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51,第二隔板16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61,第二隔板161上表面设置有重量检测装置6,储液斗11和储液箱3内均设置有液面检测装置,液体泵4用于将储液箱3内的增塑剂通过导管41抽至储液斗11,储液斗11与储液箱3通过防溢导管35连接;储液箱3上设置有报警装置34。
具体实施例中,液面检测装置包括浮球、连接杆和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设置于储液斗侧面上,连接杆第一端通过连接轴连接角度传感器,连接杆的第二端固定有浮球,储液斗内的液面检测装置为第一液面检测装置14,储液箱内的液面检测装置为第二液面检测装置 33;
第一隔板15和第二隔板16均为弧形结构,第一阀门151打开后储液斗11与称重室12 连通,第二阀门161打开后,称重室12与下料口13连通;
如图2所示:第一阀门151、第二阀门161、液体泵4和报警装置5均电连接至控制装置 5的输出端;
重量检测装置6、第一液面检测装置14、第二液面检测装置33均电连接至控制装置5的输入端;
下料口13下方设置有混料机2,下料口13与混料机2通过玻璃导管连接;
储液斗11与防溢导管35连接的第一连接孔351的垂直位置高于储液箱3与防溢导管35 连接的第二连接孔352的垂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邮市汉升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高邮市汉升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8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颗粒原料进料机构
- 下一篇:一种塑料板材或片材静电消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