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马达的精简型引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8844.5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18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曹为;曹毅;张欢;周正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朝众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H02K3/50;H01R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马达 精简 引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发明涉及一种旋转马达的引线结构,尤其一种径向绕线方式的永磁马达引线。
背景技术
实用新型专利201420522473.3是一种PCB板安装在塑胶线盖上,引线焊接所述PCB板上并从所述塑胶线盖底部90度折弯穿过,PCB板焊接在定子导电针上。虽然此专利已经大大简化了零部件结构,以及生产工艺。并且引线焊接强度也有所保证,但是需要引线焊接PCB,其缺点多一道生产工序,及PCB板原材料。本发明省去了PCB线路板,进一步简化生产工艺,并且节约材料成本。
发明专利97113111.2提出一种导电针经过两次折弯后与电机中心轴平行方式,比以往连接器焊接在PCB板,PCB焊接导电针,导电针连接电机绕组铜线结构大大简化,并且零部件减少。但是导电针两次折弯在工艺上实现有困难,并且导电针直接缠绕铜线,容易造成连接器插接时导电针松动引起铜线拉断隐患。
类似发明专利97113111.2产品的连接方式有:
实用新型专利201320668606.3提出一种“T”形状导电针,一端缠绕铜线,垂直端连接连接器。这种“T”形状导电针非常是非标零部件,并且不易机器自动插针,生产工艺和材料成本高。
实用新型专利201420546105.2,201520289124.6都是采用导电针多次折弯,加零部件固定方式实现。其缺点是导电针折弯生产工艺难以实现,成本高效率低,并且用多个零部件固定增加结构复杂度,增加材料成本及体积。
发明专利申请号201510800476.8采用引线一部分放入护线盖槽中,另外通过一固定板盖住引线另外一部分,这样一种结构缺点在于引线与导电针焊接时候不易固定,固定板盖住引线时候会拉扯引线焊接点部分,造成焊点脱落或强度削弱。本实用新型发明不同在于引线固定在相配的圆孔中,且经过护线盖折弯。少了一个固定盖板,且在焊接时候线自动固定,圆孔相配避免摇摆产生拉力,折弯改变受力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结构简单可靠,生产工艺精简,成本大大下降且效率提升。
本实用新型发明提供一种无PCB,无导电针折弯,只有一个护线盖的旋转马达引线连接结构。一种特别是,引线插入与其相配的护线盖中圆孔,并从护线盖折弯减小焊接点受力的引出方式结构。
采用一种技术方案:此技术方案尤其涉及径向绕线方式侧出引线的永磁铁旋转马达,所述旋转马达包括;定子及定子塑料骨架,护线盖,导电针以及引线,所述导电针径向插入定子塑料骨架,所述引线从护线盖底部穿过经过多个90°折弯插入与引线相配的圆孔内,导电针一段连接引线线头铜线部分,所述导电针与引线铜线通过焊接锡膏导通,所述护线盖圆孔与引线外径大小一致,这样可以焊接时候引线自动定位,且主要防止因引线柔性软体,在引线拉扯或上下左右摇摆造成导电针与引线铜线焊接处松动变形,由于焊点松动造成的电路断路,从而保证焊点强度。
这样精简的结构以最少的零部件构成,生产工序精简并且可实现用焊锡机器人自动化焊接,大大减少对人工的依赖,生产效率提高1倍。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三维外观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产品的正视图
图3是沿图2的线A-A的箭头方向的局部剖面视图,说明引线连接结构。
图4是实施例二产品的三维外观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产品的正视图
图6是实施例二护线盖的三维外观示意图
图7是电机的分解图,说明引线结构及装配工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4导电针通过插针机器在1定子径向方向插入2定子塑料骨架孔内,6漆包线通过绕线机器缠绕在2定子塑料骨架,首尾线头绕于4导电针上。经过浸锡机器上锡膏导通, 5引线线头从3护线盖底部穿入,并经过90°折弯插入所述3护线盖圆孔内,所述3护线盖圆孔与5引线外径大小一致,另一小孔与线头铜线部分相配,起到定位固定引线作用,装有引线的护线盖在定子径向方向装入定子,导电针与护线盖孔相配,形成所述5引线线头在定子中心轴向方向交于4导电针头部,然后通过焊接机器在交叉处焊接锡膏导通。由于5引线与3护线盖孔大小相配,起到固定引线作用。这样可以大大减小焊接点因引线左右摇摆产生拉力而削弱的影响,从而保护焊接点强度。其二通过引线90°折弯改变引线受力方向,这样把引线受力点从焊接点转移到护线盖引出处,这样保证了焊接点强度。这种以最少的零部件数量,最精简的可行的工艺,使得本发明的能产生出马达成本下降,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的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朝众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朝众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88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尘器电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升降锅盖推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