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安装折叠式针灸支被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9433.8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5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尤敏;曹奕;尤晓旭;张远玲;甘谱琴;吴兆梅;王惠兰;王婷;程姐;龙红慧;贺成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61G7/05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横杆 长方管 方管 按压 折叠臂 直角件 本实用新型 支架下部 挂钩式 加固条 免安装 折叠式 支被架 针灸 方便拆卸 横杆支撑 医用设备 支架上部 转动连接 突起 横边 竖边 外拉 支撑 转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安装折叠式针灸支被架,包括两根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根分别连接在直角件两个竖边的短方管,以及转动连接在直角件横边的长方管,支架的长方管顶部之间支撑有横杆,支架上部的短方管之间支撑有横杆,两个横杆分别与长方管和短方管之间通过按压折叠臂加固,支架下部的长方管和短方管之间通过挂钩式加固条固定。本实用新型支架利用直角件连接,方便支架的收折与展开,横杆支撑在支架上并利用按压折叠臂进行固定,往外拉出突起即可解除按压折叠臂对横杆的限制,这样方便拆卸横杆,支架下部通过挂钩式加固条固定,这样防止支架在展开时转动角度过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免安装折叠式针灸支被架。
背景技术:
中医针灸治疗是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手段,其方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具,刺入人体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而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而施针后局部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又称“得气”是判断治疗效果的关键(针刺部位的经气感应)。针灸治疗一般采用的卧位,要求体位舒适,身体放松,针刺后需行20min~30min,此时特别是在寒冷的天气,暴露的躯体多以被服覆盖,形成了影响施针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被服的重力作用,针具多被挤压,造成病人疼痛,出现精神过度紧张、肌肉痉挛,病人呈反射性肌肉紧张状态,出现滞针、弯针等现象,甚至导致针灸针脱落,影响针灸后的疗效,所以需要一种支被架来帮助支撑起被服,防止被服直接压到针具上。
医用支被架适用于烫伤及烧伤患者的上肢、下肢、腹部棉被的支撑,有利于保护病人的创面清洁干燥,减少感染机会,促进伤口愈合,起到保暖作用。多年来,临床上为了防止病人长期卧床,出现足下垂,以及创面渗出液、大小便对被服的污染等问题,往往使用传统的床上棚式支被架。此支架不但外形不雅、体大、使用时来回搬动不便,且给换药及床上生活护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在临床中尤其是骨外科、烧伤科,支被架是必不可少的医疗器具。目前国内卧床患者使用的支被架多为方形或半圆形,为整体性结构支被架。存放时占用空间大、使用不方便、盖被容易滑脱。有的支被架操作完毕需要再重新安装,不仅操作繁琐,还会因病人胖瘦的个体差异,不能满足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免安装折叠式针灸支被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免安装折叠式针灸支被架,包括两根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根分别连接在直角件两个竖边的短方管,以及转动连接在直角件横边的长方管,支架的长方管顶部之间支撑有横杆,支架上部的短方管之间支撑有横杆,两个横杆分别与长方管和短方管之间通过按压折叠臂加固,其中一个按压折叠臂下部固定于长方管、上部通过固定于按压折叠臂的突起穿入横杆,另一个按压折叠臂下部固定于短方管、上部通过固定于按压折叠臂的突起穿入横杆,支架下部的长方管和短方管之间通过挂钩式加固条固定。
所述横杆为伸缩管。
所述横杆包括两端与支架连接有中空管段、插入中空管段的伸缩管段,伸缩管段两端螺纹连接有直径比伸缩管段直径大的凸台,伸缩管段与中空管段之间通过螺纹套设在中空管段的螺纹套限位,螺纹套不与中空管螺纹连接的一端开口直径小于凸台直径。
所述短方管、长方管和横杆都是由不锈钢支撑。
所述挂钩式加固条包括三段相互转动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杆之间利用固定于连接杆的凸轴连接,凸轴用于插入支架上的盲孔。
所述支架下端部套设有布套。
所述支架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带有自锁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支架利用直角件连接,方便支架的收折与展开,横杆支撑在支架上并利用按压折叠臂进行固定,往外拉出突起即可解除按压折叠臂对横杆的限制,这样方便拆卸横杆,支架下部通过挂钩式加固条固定,这样防止支架在展开时转动角度过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294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腔内科专用头架
- 下一篇:一种新型康复治疗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