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固体电蓄热锅炉的风冷保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0249.5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7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威 |
主分类号: | F24H7/04 | 分类号: | F24H7/04;F24H9/02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21209 | 代理人: | 史进斗 |
地址: | 110005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固体 蓄热 锅炉 风冷 保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电蓄热锅炉结构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固体电蓄热锅炉结构的风冷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固体电蓄热锅炉是在国家提倡节能环保、治理大气污染、鼓励利用清洁能源及丰谷电价政策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热力源形式。它的工作原理大致是:在设有保温层的结构内,固体蓄热体蓄积热能,由循环风机输出动力风,将固体蓄热体内蓄积的热能,经过出风口传输给炉外受热设备换热器,通过换热器把热风能转换成热水能用管道输送给用户,用于供暖、生活或工业生产之用。固体电蓄热锅炉一般以24小时为一个循环工作周期。每天晚上利用谷电时间蓄热8~10个小时,将炉温蓄至设计温度800度以上。保温是该设备节能升效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原有的保温一般都是选用耐高温低热导率的材料充当保温材料,保温效果受设备内温度而变化,内温越高保温效果越差。现实中,受温度梯度的影响,固体蓄热体顶部热损失最大,即使保温层做的很厚,受现场工装精度、材料质量影响,保温效果不佳。保温层厚度对保温效果影响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用于固体电蓄热锅炉结构的风冷保温装置,就是在固体蓄热体外有风道,利用设备自身经过换热器热交换后的低温循环风,对固体蓄热体自身的维护结构进行风冷保温循环。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固体电蓄热锅炉的风冷保温装置,包括循环风机。
其技术要点在于:
内层板外设有中层板。内层板和中层板之间形成夹层为内风道。
内风道从前、后、左、右、上五个方面密闭在底板上。
循环风机设置在中层板的前面下部中间,内风道进风口开设在中层板的前面下部中间,内风道进风口通过管路和循环风机的出口连接。内风道进风口和内风道连通。
内风道内的前面中部、左面中部和右面中部,密封固定设有U型的内风道中层水平导风隔板。内风道进风口位于内风道中层水平导风隔板下方。
内层板的左面后方和右面后方分别密封固定设有内风道垂直导风隔板,内风道中层水平导风隔板的左端头和右端头分别与同侧的内风道垂直导风隔板之间留有缺口。
内层板的左面上方和右面上方分别密封设有内风道高层水平导风隔板,每个内风道高层水平导风隔板分别与同侧的内风道垂直导风隔板密封固定。
内风道出风口开设在后面的内层板下部,内风道和内风道出风口连通。
在内层板的前面上方开设有贯通出风口,贯通出风口通过穿过中层板的贯通管路和换热器的入口连接。
换热器的出口和循环风机的入口管路连接。
还有辅助循环风机和外层板。
外层板设置在中层板外侧,从前、后、左、右、上五个方面密闭包围中层板,下方通过底板封闭。
外层板和中层板之间形成夹层为外风道。
外风道进风口开设在外层板的前面底部,外风道进风口和辅助循环风机的出口管路连接,位于中层板四周的外风道内设有螺旋上升的外风道导风隔板。
外风道进风口位于外风道导风隔板的底部起始位置,螺旋上升的外风道导风隔板的顶部连接外风道高层水平导风隔板的入口。
外风道高层水平导风隔板密封设置在中层板的顶部四周。
外风道出风口连通贯通管路,换热器出口通过辅助循环风机回风管连接辅助循环风机的入口。
外风道高层水平导风隔板的入口位于中层板的前面左侧。
所述的外风道导风隔板包括多个从下往上交替设置的外风道倾斜导风隔板和外风道中层水平导风隔板,成台阶状设置。
在中层板的上面密封固定有L形的外风道顶部导风隔板,使得气流从前方吹入,拐弯以后从前方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威,未经张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02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式热风热水燃气炉
- 下一篇:低氮节能型热水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