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凝层析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0468.3 | 申请日: | 2017-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7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孔亚芬;范和良;庞庭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15/22 | 分类号: | B01D1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7 | 代理人: | 魏忠晖 |
地址: | 535011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凝 层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仪器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凝层析柱。
背景技术
在化工、制药、生物技术、食品科学等化学相关领域进行有机化合物或天然产物、功能有机小分子、大分子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技术中,柱层析法通常用硅胶作为固定相,利用各种化合物在硅胶上的吸附力不同而使各组分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当采用溶剂洗脱时,发生一系列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的反复过程,吸附力较强的组分,移动的距离小,后出柱;吸附力较弱的组分,移动的距离大,先出柱,即可将混合成分逐一分离开来。
实际分离提纯过程中,柱层析容易受一些外部因素和内部成分自身的影响,造成分离提纯效果较差,甚至导致分离提纯失败。诸如1):柱外温度较高时,二氯甲烷等低沸点的洗脱剂容易产生气泡使层析柱中的填装均匀的硅胶相发生裂纹,造成分离效果较差。2):合成产物或天然活性成分在室温下发生了化学变化导致柱层析失败。
因此,亟需一种可以冷却的层析柱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生产的双层冷凝层析柱,以降低外部和内部因素对层析分离效果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冷凝层析柱,包括磨口接口、外层玻璃管、进水口、内层玻璃管、出水口、砂芯、聚四氟活塞、引流管;所述磨口接口与内层玻璃管一端连接且内层玻璃管另一端与引流管连接形成一体管,所述第一聚四氟活塞设置在引流管上,所述砂芯设置在内层玻璃管两端口,所述外层玻璃管与内层玻璃管连接形成一个空间,外层玻璃管两端分别设置进水口、出水口,通过进水口进冷却水到所述外层玻璃管与内层玻璃管连接形成一个空间内,通过出水口出去,形成一个冷却回路对于层析柱起到冷却的作用;在不需要冷凝的时候就不通入冷却水,需要加热的时候可以通入热水。
优选的是,所述磨口接口与内层玻璃管中间还设有第二聚四氟活塞及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下端为喇叭型,通过第二聚四氟活塞可以控制层析样品经过冷凝层析柱的流速,防止层析样品进入层析柱的流速过快,影响层析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冷凝层析柱,外层玻璃管流入稍冷循环水可以减少二氯甲烷等低沸点洗脱剂的挥发,有效防止层析柱中填充硅胶裂纹现象的发生。
2,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冷凝层析柱,外层玻璃管流入更冷循环醇液,可以有效降低柱内不稳定化学成分发生氧化等化学反应的几率。
3,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冷凝层析柱结构简单、易于商品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识:磨口接口-1、外层玻璃管-2、进水口-3、内层玻璃管-4、出水口-5、砂芯-6、第一聚四氟活塞-7、引流管-8、第二聚四氟活塞-9、连接管-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凝层析柱,包括磨口接口1、外层玻璃管2、进水口3、内层玻璃管4、出水口5、砂芯6、聚四氟活塞7/9、引流管8;所述磨口接口1与内层玻璃管4一端连接且内层玻璃管4另一端与引流管8连接形成一体管,所述第一聚四氟活塞7设置在引流管8上,所述砂芯6设置在内层玻璃管4两端口,起到过滤样品中杂质,所述外层玻璃管2与内层玻璃管4连接形成一个空间,外层玻璃管2两端分别设置进水口3、出水口5,通过进水口3进冷却水到所述外层玻璃管2与内层玻璃管4连接形成一个空间内,通过出水口5出去,形成一个冷却回路对于层析柱起到冷却的作用;在不需要冷凝的时候就不通入冷却水,需要加热的时候可以通入热水。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所述磨口接口1与内层玻璃管4中间还设有第二聚四氟活塞9及连接管10,所述连接管10的下端为喇叭型,通过第二聚四氟活塞9可以控制层析样品经过冷凝层析柱的流速,防止层析样品进入层析柱的流速过快,影响层析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学院,未经钦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04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药中间体的纯化装置
- 下一篇:肝素钠吸附树脂洗脱复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