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杯纺纱机纺纱器的出纱口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0485.7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2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显彪;张志;雷勇;李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多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4/40 | 分类号: | D01H4/4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纺纱机 纺纱 出纱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杯纺纱机纺纱器的出纱口,属于纺纱机械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转杯纺纱机上装有一出纱口,其外形长方形,如附图1-3所示,其外表面为一个平面1。在中间设有有凹坑2,凹坑2呈漏斗状,凹坑2底部有一个孔道3。出纱口的作用如图4所示,出纱口5中间的孔用于固定纱线的导引管6,纱线4穿过纱线导引管6从出纱口5的漏斗底部引出。由于设备布置的局限的原因,纱线与出纱口的平面呈一定角度的夹角,而纱线的导引管6需要考虑其内部散热,积尘,以及市场通用性等约束,纱线导引管6不能做得太长,也不能延伸到到出纱口5的平面1上来,但是这样纱线4与出纱口5之间存在干涉。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中纱线与出纱口存在的干涉,所以将出纱口的平面上呈漏斗状的结构切除一部分,这样避免了纱线的干涉。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漏斗避免了纱线的干涉,但也带来了问题。由于该漏斗的存在,导致了纺纱过程中灰尘,短绒,杂质等容易集聚于漏斗内。从而粘附在纱线上,给纱线质量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杯纺纱机纺纱器的出纱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转杯纺纱机纺纱器的出纱口,包括:安转在转杯纺纱机纺纱器上的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凹入的孔道,所述孔道内部连接一纱线导引管,所述纱线导引管的内孔连通所述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带有凹入孔道的一面为其外表面,所述外表面包括一平面,所述孔道设置在所述平面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孔道与所述平面衔接处的一段为第一段,所述第一段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平面。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纱线导引管远离所述平面的一段为第二段,所述第二段与所述第一段之间呈弯角的弧形连接。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孔道与所述基座外表面之间的交界处为圆形的沿,所述沿为弧形倒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还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设置的螺栓能够将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转杯纺纱机上。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设置两个螺栓孔,两个螺栓孔对称的设置在所述孔道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外表面还包括与所述平面衔接的在一起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朝向所述外表面的外侧隆起。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将出纱口的平面做出改进,使其整体下沉,消除了原出纱口的漏斗,避免了灰尘集聚,消除了其给纱线的影响,对提高纱线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A-A的剖面图;
图4是现有技术的工作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7是图6中A-A的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平面;2、凹坑;3、孔道;4、纱线;5、出纱口;6、纱线导引管;7、弧形面;8、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5-8所示,一种转杯纺纱机纺纱器的出纱口,包括:安转在转杯纺纱机纺纱器上的基座,基座上设有凹入的孔道,孔道内部连接一纱线导引管,纱线导引管的内孔连通孔道,其特征在于,基座带有凹入孔道的一面为其外表面,外表面包括一平面,孔道设置在平面的位置。
通过将现有技术中的漏斗结构取消,保证了纱线不会像现有技术中摩擦到漏斗内壁产生干涉,取消漏斗结构,也大大简化了部件结构。
孔道与平面衔接处的一段为第一段,第一段的轴线垂直于平面,纱线导引管远离平面的一段为第二段,第二段与第一段之间呈弯角的弧形连接。
孔道与基座外表面之间的交界处为圆形的沿,沿为弧形倒角结构,这样纱线从弧形的倒角处擦过,基本不会损伤纱线,且一定程度上平缓的了纱线在此处拐弯时的转角。
基座上还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内设置的螺栓能够将基座固定在转杯纺纱机上,基座上设置两个螺栓孔,两个螺栓孔对称的设置在孔道的两侧。
外表面还包括与平面衔接的在一起的弧形面,弧形面朝向外表面的外侧隆起,隆起的结构方便操作人员扳动。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多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多道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04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芯线机的定子防风罩
- 下一篇:一种具有自动装卸功能的纺织机械回收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