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主续航巡逻智能车自动充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1205.4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9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昊;林祥纳;张亚;张怿坤;刘博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瑞昊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1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46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主 续航 巡逻 智能 自动 充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主续航巡逻智能车自动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可移动式机器人都是依赖于可充电蓄电池组给机器人供电,但是电量一般都只是维持几个小时,在电能耗完之后,就需要人工去给机器人充电,这并没有解放出人类的参与,无法实现机器人完全的自动化,不能连续的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自主续航巡逻智能车自动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母头、公头、第一磁吸线圈、第二磁吸线圈、第一公头磁吸片、第二公头磁吸片、第一红外模块、第二红外模块和蓝牙模块,所述第一磁吸线圈和所述第二磁吸线圈分别位于所述母头的两侧,所述第一红外模块位于所述第一磁吸线圈的一侧,所述第二红外模块位于第二磁吸线圈的一侧,所述蓝牙模块位于所述母头的上方,所述第一公头磁吸片和第二公头磁吸片位于公头的两侧。
具体地,所述母头为长条凹槽型,所述长条凹槽的上半部分为相互连接的母头正极触片和母头正极接线端,所述长条凹槽的下半部分为相互连接的母头负极触片和母头负极接线端。
具体地,所述公头由公头正极触头、公头负极触头和绝缘挡板组成,所述绝缘挡板设置于所述公头正极触头和所述公头负极触头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主续航巡逻智能车自动充电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容错性的充电,故将充电器设计为长条形,留有凹槽,在实现与小车充电装置连接后,凹槽能够恰好卡住,能够进行充电,充电结束后能小车能够顺利撤离,降低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公头母头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公头部分正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公头部分侧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自主续航巡逻智能车充电桩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自主续航巡逻智能车充电口电路结构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自主续航巡逻智能车模拟充电路线图;
图1-4中:1-母头、11-母头正极触片、12-母头正极接线端、13-母头负极触片、14-母头负极接线端、2-公头、21-公头正极触头、22-公头负极触头、23-绝缘挡板、24-第一公头磁吸片、25-第二公头磁吸片、3-第一磁吸线圈、4-第二磁吸线圈、5-第一红外模块、6-第二红外模块、7-蓝牙模块;
图5中(A)(B)(C)中对应端点连接成一张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母头1、公头2、第一磁吸线圈3、第二磁吸线圈4、第一公头磁吸片24、第二公头磁吸片25、第一红外模块5、第二红外模块6和蓝牙模块7,所述第一磁吸线圈3和所述第二磁吸线圈4分别位于所述母头1的两侧,所述第一红外模块5位于所述第一磁吸线圈3的一侧,所述第二红外模块6位于第二磁吸线圈4的一侧,所述蓝牙模块7位于所述母头1的上方,所述第一公头磁吸片24和第二公头磁吸片25位于公头2的两侧。
具体地,所述母头1为长条凹槽型,所述长条凹槽的上半部分为相互连接的母头正极触片11和母头正极接线端12,所述长条凹槽的下半部分为相互连接的母头负极触片13和母头负极接线端14。
具体地,所述公头2由公头正极触头21、公头负极触头22和绝缘挡板23组成,所述绝缘挡板23设置于所述公头正极触头21和所述公头负极触头23之间。
通过GPS定位结合蓝牙、红外线定位技术,实现高精度定位方法。
(1)利用小车的CPU采集电池电量参数,当小车的电量小于某阈值时,启动“返回”模式,利用GPS定位寻找最近的充电大概位置。
(2)在距离小于10米后,充电位置与智能车通过蓝牙模块进行身份识别,识别正确后利用蓝牙模块和红外线模块精准定位,实现便利充电。当充电的电量大于某阈值时,充电桩自动断电,智能小车可继续执行巡逻任务。
通过分析后,采用传统的有线充电模式,在部分墙边分别设置一个充电站,智能车在发现电量不足时候停止巡逻方式,进入充电模式,开始寻找充电站的位置,然后到达充电处准确对接,进行充电。充满电后自动启动继续巡逻,从根本上解决了智能车的续航能力。整个模块需要有电量监测系统,寻找充电站系统,以及自动对接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瑞昊,未经刘瑞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1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坑装置
- 下一篇:一种龙门型3D打印机的龙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