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频全向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1843.6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3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宋长宏;段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12;H01Q19/10;H01Q1/50;H01Q1/52;H01Q21/30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频 全向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控通信及微波通信领域中的全向天线,该天线设计的技术主要包括:小型化宽带全向天线技术,双频全向天线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全向天线作为一种特殊的天线形式广泛的应用在微波通信中,360°全方位辐射,使其在各个方向都可以实现信号的收发。现阶段全向天线发展的趋势是宽带,小型化,多频等。其多应用在飞机平台上,这样可保证其与地面之间数据的可靠传输,而往往此类平台的安装空间有限,多频设备占用空间较大,相对应的天线数量也随之增加,所以研究多频全向天线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全向天线主要有以下几种天线形式,但各有优缺点:
1、单极天线:该形式天线是经典的全向天线,其多采用盘准、圆柱,等结构形式,特点是结构简单,结构可靠,工作带宽在30%~50%左右,当需要天线双频工作时,且两频段间隔较大例如U/C波段,此天线无法满足要求:其天线高度0.25波长左右,呈圆周对称结构,其无法实现扁平结构的共形设计。
2、周围过孔微带贴片天线:该天线形式具有轮廓低、可集成有源器件,带宽适中的特点,其工作带宽为6%,该天线较适用于安装在要求共形设计的载体上,占用载体空间较小,但该天线单元的带宽有限,无法满足宽带系统使用。
3、双频全向天线:采用双频轴向模螺旋形式可实现双频全向线极化辐射,可实现双频窄带全向辐射,工作带宽几乎为点频,且结构相对复杂,结构可靠性差。
综上所述,双频全向天线技术难点主要在如何避免高频馈电电缆对低频天线辐射的影响,影响全向天线辐射性能,并且如何能在不影响辐射性能的基础上增加天线工作带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特别提出了了一种切实有效的隔离两频段天线的方法,其实现了全向辐射并能实现良好的双通道隔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双频全向天线部件,包括盘锥天线1和宽带单极天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上下相对设置的加载板5和反射板7,盘锥天线1设置在加载板5的上表面,在加载板5与反射板7之间为宽带单极2天线,并连接有多个用于屏蔽信号的空心支撑柱,在加载板5与反射板7之间还设有单极振子3与加载板5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空心支撑柱的个数为4个,各个空心柱围绕单极振子均匀分布。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频全向天线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极振子与反射板7之间留有缝隙。
进一步的,为单极振子底部连接有UHF频段同轴接插件6。
进一步的,在反射板7下方位于每个支撑往底部都连接有C频段同轴接插件10。
进一步的,所述的盘锥天线1包括盘锥8和圆形反射盘11,所述的圆形反射盘11设置在加载板5上,盘锥8倒置在圆形反射盘11上。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双频全向天线部件,其中UHF天线方向图、阻抗带宽大;C波段全向天线方向图、阻抗带宽大,两频段天线互不影响,电缆通过连接柱中穿过,两种波段相互隔离,可实现良好的双频共用。
2、本实用新型天线结构简单、紧凑,双频工作带宽宽、轮廓低,附图说明。
3、盘锥天线1降低了单极振子的高度,传统单极振子为0.25λ0(λ0中心频率对应波长),该单极振子高度为0.14λ0;
4、支撑柱作为高频全向天线的物理支撑,空心支撑柱同样有三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其是调节天线匹配重要部件,通过调节匹配柱的位置可以改善天线驻波谐振位置;二、其作为全向辐射的一个重要部件,其与单极振子、盘锥天线构成了的电场全向辐射的回路;三,空心支撑柱的设置可将高频C频段同轴电缆从其内部穿过,同时并不对高频全向天线辐射构成影响。反射板位于天线底部,其作用是固定同轴接插件安装固定,同时用作天线整体与载体安装固定的法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单极振子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18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追踪皮损的光疗仪器
- 下一篇:新型理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