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筒状炭炭产品的搬运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2105.3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7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陈捷;刘辉;李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鲁航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0 | 分类号: | B66C1/10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34 | 代理人: | 郑素娟 |
地址: | 264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筒状 产品 搬运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尤其涉及一种筒状炭炭产品的搬运工装,属于工装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各国政府和人民对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和力度的增强,太阳能这一绿色环保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突飞猛进,单晶硅炉的数量由2006年的800台左右迅猛增加至现在的6000台以上,由此导致单晶硅炉必不可少的坩埚的需求急剧增长,从而也带动了炭炭复合材料坩埚在单晶硅炉使用领域的快速发展。炭炭复合材料制成的炭炭坩埚坩、埚帮、导流筒等筒状炭炭产品,是由高强度炭纤维和炭素基质构成的复合材料加工而成的高技术产品,较之石墨制品节能、大幅度省材,且性能优异,具有长寿命、高比强度、耐高温、耐腐蚀、热膨胀系数小、耐急冷急热不变形不开裂等优良性能;是替代单晶炉石墨坩埚(托)的理想的升级产品。
但由于炭炭坩埚、坩埚帮、导流筒等预制体是由高强度的炭纤维和炭素基质构成的,其形状为圆筒状,在搬运、生产过程中极易发生变形,从而影响产品的最终机械加工成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圆筒状炭炭产品人工搬运过程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圆筒状炭炭产品的搬运工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圆筒状炭炭产品的搬运工装,包括顶部吊架和吊杆,所述顶部吊架上设有以其中心为圆心彼此间隔60°分布的三个吊臂,所述吊臂的下部设有固定槽,所述吊杆的顶部安装有螺杆,所述吊杆通过螺杆插入吊臂的固定槽内与吊臂连接,所述吊杆的底部连接有吊爪,所述吊爪与吊杆相垂直且朝向工装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工装进行炭炭坩埚、坩埚帮、导流筒等预制体的CVI 搬运过程可使产品得到充分的保护,免于遭受外力的冲击,能够完整的保持产品的形状及结构;
2)节省人力,省时省力。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吊爪的内外边缘呈弧形。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更牢固的托住圆筒产品,使得搬运过程更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装的顶部吊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装的吊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吊爪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工装搬运圆筒状预制体的搬运过程示意图;
图1-图3中,1、顶部吊架;2、吊杆;3、吊臂;4、固定槽;5、螺杆; 6、吊爪;7、圆筒状预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一种圆筒状炭炭产品的搬运工装,包括顶部吊架1和吊杆2,顶部吊架上设有以其中心为圆心彼此间隔60°分布的三个吊臂3,吊臂的下部设有固定槽4,吊杆的顶部安装有螺杆5,吊杆通过螺杆插入吊臂的固定槽内与吊臂连接,吊杆的底部连接有吊爪6,吊爪与吊杆相垂直且朝向工装外侧,吊爪的内外边缘呈弧形。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工装搬运圆筒状预制体的过程如下:
装炉时在地面上将2-4个筒状预制体7上下摆放整齐,三个吊杆底部的吊爪插在筒状预制体底部,将三个吊杆固定在顶部吊架上,用行车把整个工装吊入炉内,由炉内工人将三个吊杆从筒状预制体底部抽出,后将工装整体吊出炉外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鲁航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鲁航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21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ReBCO各向同性超导股线的管内电缆导体
- 下一篇:一种吊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