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残余应力影响高强钢柱局部稳定性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4218.7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2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素娟;秦立朝;王卫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素娟 |
主分类号: | G01N3/00 | 分类号: | G01N3/00;G01B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莫文新 |
地址: | 湖南省衡阳市雁峰***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残余 应力 影响 高强 局部 稳定性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残余应力影响高强钢柱局部稳定性实验装置,属于残余应力实验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残余应力是指构件在制造过程中,将受到来自各种工艺等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当这些因素消失之后,若构件所受到的上述作用与影响不能随之而完全消失,仍有部分作用与影响残留在构件内,则这种残留的作用与影响称为残留应力或残余应力。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620130710.0的一种用于改善钢轨残余应力及轨高波动的装置,该实用新型包括水平矫直机,水平矫直机的输出端依次设有轨高波动均匀化装置、残余应力优化装置,该实用新型通过轨高波动均匀化装置先稳定钢轨规格,再采用定载荷均匀消除残余应力,在两者的综合作用下,钢轨的轨高波动控制在0.4mm以内,残余应力控制在50MPa以下,甚至改善为压应力,但现有技术残余应力对高强钢柱的稳固性影响无法实验测量,无法检验钢柱的稳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残余应力影响高强钢柱局部稳定性实验装置,以解决残余应力对高强钢柱的稳固性影响无法实验测量,无法检验钢柱的稳固效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残余应力影响高强钢柱局部稳定性实验装置,其结构包括:扫描测量仪、测量仪固定衔接板、活动壳体板、升降活动臂、测控数据旋钮柱、升降转轮、三百六十度旋转块、数据处理底板、数据传感线、高强钢柱,所述扫描测量仪与活动壳体板之间设有测量仪固定衔接板,所述活动壳体板与升降转轮通过升降活动臂相连接,所述测控数据旋钮柱安装于数据处理底板上方;
所述升降活动臂与升降转轮活动连接,所述升降转轮与三百六十度旋转块活动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底板与高强钢柱通过数据传感线相连接,所述测控数据旋钮柱与三百六十度旋转块活动连接;
所述扫描测量仪设有测量仪后盖、测量仪壳体、测量仪挡板、扫描测量探头,所述测量仪后盖与测量仪挡板通过测量仪壳体相连接,所述扫描测量探头安装于测量仪壳体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测控数据旋钮柱由调节旋钮、旋钮转轴、转轴垫块、测控数据柱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旋钮与旋钮转轴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转轴与转轴垫块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转轴与测控数据柱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扫描测量仪为电子材料,精度高,测量准确。
进一步地,所述测控数据旋钮柱为电子材料,精度高,控制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扫描测量仪设有测量仪后盖、测量仪壳体、测量仪挡板、扫描测量探头,实现了残余应力影响高强钢柱稳定性的实验数据得到测量,钢柱的稳定性得到剖析与对应的分析提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残余应力影响高强钢柱局部稳定性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残余应力影响高强钢柱局部稳定性实验装置扫描测量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残余应力影响高强钢柱局部稳定性实验装置测控数据旋钮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扫描测量仪-1、测量仪固定衔接板-2、活动壳体板-3、升降活动臂-4、测控数据旋钮柱-5、升降转轮-6、三百六十度旋转块-7、数据处理底板-8、数据传感线-9、高强钢柱-10、测量仪后盖-100、测量仪壳体-101、测量仪挡板-102、扫描测量探头-103、调节旋钮-500、旋钮转轴-501、转轴垫块-502、测控数据柱-5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残余应力影响高强钢柱局部稳定性实验装置:其结构包括:扫描测量仪1、测量仪固定衔接板2、活动壳体板3、升降活动臂4、测控数据旋钮柱5、升降转轮6、三百六十度旋转块7、数据处理底板8、数据传感线9、高强钢柱10,所述扫描测量仪1与活动壳体板3之间设有测量仪固定衔接板2,所述活动壳体板3与升降转轮6通过升降活动臂4相连接,所述测控数据旋钮柱5安装于数据处理底板8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素娟,未经杨素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42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