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锁固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6469.9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3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平原 |
主分类号: | F16B35/00 | 分类号: | F16B35/00;F16B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槽钢紧固装置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快速锁固组件。
背景技术
在工程实践中槽钢已被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在将C型钢固定到混凝土上时,通常需要先将锚栓固定在混凝土中,然后再将C型钢固定到锚栓上。目前常用的技术手段是,先在C型钢的槽底开孔,然后使锚栓穿过该孔,最后将螺母拧紧到锚栓上,从而使C型钢被固定到混凝土上。
但是,在螺母被拧进C型钢的槽内时需要特定的扳手才能完成,不便于C型钢的安装和拆卸。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紧固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被固定到混凝土上的C型钢安装和拆卸都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锁固组件,所述快速锁固组件用于将槽钢固定到目标物上,所述快速锁固组件包括:压块,在安装状态下其压紧在所述槽钢上并且至少一部分被置于所述槽钢的槽外;螺栓,其一端被固定在所述目标物上,其另一端能够穿过所述槽钢和所述压块;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母,通过所述螺母压紧所述压块的位于槽外的一侧,能够使所述压块压紧所述槽钢,并因此将所述槽钢固定到所述目标物上。
在上述快速锁固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压块包括能够相互抵靠的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在所述槽钢被固定好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压块沿所述螺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槽钢的槽口边缘相抵触,所述第二压块位于所述槽钢的槽内并且压靠在槽底上。
在上述快速锁固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压块的一端设置有凸缘,在所述槽钢被固定好的状态下,所述凸缘沿所述螺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槽钢的槽口边缘相抵触。
在上述快速锁固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压块抵靠所述第二压块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齿。
在上述快速锁固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压块与所述第一压块相抵靠的端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齿,并且所述第二齿能够与所述第一齿相啮合。
在上述快速锁固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齿和所述第二齿是齿条。
在上述快速锁固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槽钢是C型钢。
在上述快速锁固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槽钢是U型钢。
在上述快速锁固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目标物是混凝土。
在上述快速锁固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螺栓是胶粘模扩底锚栓。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将螺栓的一端固定到目标物上,使槽钢和压块依次穿过该螺栓的另一端,并通过安装到螺栓上的螺母将压块压紧到槽钢内,从而使得槽钢被固定到目标物上。进一步,压块的至少一部分能够被置于槽钢的槽内,即在槽钢被固定好的状态下,压块具有伸出槽钢的凹槽的部分,使得螺母位于槽钢凹槽的外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快速锁固组件在将槽钢固定到目标物上时,能够通过任何可用的扳手将螺母拧紧或松开,使得槽钢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并且,压块齿牙增加了处于其内部螺栓部分的抗剪切能力。
更进一步,压块包括具有第一齿的第一压块和具有第二齿的第二压块,并且在槽钢被固定好的状态下,第一齿和第二齿相啮合,防止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发生相对转动。再进一步,第一压块具有凸缘,并且在槽钢被固定好的状态下,该凸缘能够沿螺栓的轴线方向压紧槽钢的槽口边缘,防止槽钢发生位移。此外,通过计算槽钢槽口处的变形量能够计算出第一齿和第二齿的啮合程度,进而能够计算出啮合的第一齿和第二齿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切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锁固组件的效果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锁固组件的第一剖视图;
图3是垂直于图2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速锁固组件的第二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压块的效果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压块的效果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螺栓;2、第一压块;21、第一齿条;22、凸缘;3、第二压块;31、方柱形段;311、第二齿条;32、圆柱形段;4、螺母;5、C型钢;51、第一卷边;52、第二卷边。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平原,未经刘平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64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