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支撑组件及车架后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7712.9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7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延华;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微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00 | 分类号: | B62K19/00;B62K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梁香美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北辰区天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组件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撑组件及车架后叉。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关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环保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电动车作为一种无排放、无污染的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是新能源在交通工具中的一种应用。其中,电动车具有较高的机动灵活性,能够便于穿梭在拥挤的道路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得到普及使用。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出门选择骑自行车或者电动车等,这样既减少了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同时又使得马路上不容易出现堵车的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但是,现有技术中,电动车零部件较多,在制造上较为繁杂费时,且存有多道加工手续,相对降低生产速度,现有的车架虽然具备上述优势,但是,其结构设计不合理,使得电动车加工工序复杂繁琐,整体车身美观度较差,存在结构复杂且制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组件及车架后叉,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设计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支撑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后架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壁设有与后轴一端相配合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壁设有与后轴另一端相配合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后轴的固定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分别呈U型,安装时,后轴从U型的开口处推入U型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起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和第三端面,所述第二凸起包括第四端面、第五端面和第六端面;
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三端面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端面分别与所述第一端面和所述第三端面相交;
所述第四端面与所述第六端面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五端面分别与所述第四端面与所述第六端面相交;
所述第二端面和所述第五端面分别为弧形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面和第四端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后轴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端面和所述第六端面的距离小于后轴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孔设有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
所述第二安装孔设有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
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三凸台的内端面分别设置有容纳安装螺母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三凸台分别设有使后轴通过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台和所述第四凸台之间的距离大于后轴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架后叉,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所述的支撑组件;
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一凸台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第三凸台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一凸台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第三凸台通过紧固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括:对称设置在后架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壁设有与后轴一端相配合的第一凸起,第二安装孔内壁设有与后轴另一端相配合的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后轴的固定部。使用时,将后轴推入设置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的固定部,使后轴安装更加方便,避免了安装时,将后架向外侧掰开,可以通过使用螺母将后轴两端固定,完成后轴的安装。通过螺母将后架与后轴固定,两者之间的连接关系更稳定,即使螺母发生细微的松动也不会使后架从后轴脱落。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与后轴的侧面相接触,以保证仍是后轴来承受电动车在后轮处的各种冲击力,螺母仅起到将前叉固定在后轴两端的作用,使螺母只受到很小的轴向力,而不会受到径向力,进一步保证了螺母与后轴连接的稳定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架后叉,包括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和支撑组件;第一端盖和第一凸台可拆卸连接;第二端盖和第三凸台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设置将螺母与后轴的连接设置在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形成的空腔中,螺母与后轴的连接处几乎与外界环境隔绝,不会因为外界复杂的环境变化造成连接处生锈而造成螺母无法从后轴中取出的情况,使后轴使用寿命更长,也方便后轮各部件的更换。此外,通过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设置,也使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外表面与后架的外表面形成整体结构的即视感,使电动自行车的外形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微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微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77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动车塑件与车架管的装配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动车电池的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