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移动充装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7776.9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0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覃如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如贤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D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环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1242 | 代理人: | 李斌,邹翠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移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火工品破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移动充装系统。
背景技术
在工程破裂的非火工品破裂领域中,需要进行介质充装来进行破裂和破碎或破裂工作,但是,现有的非火工品破裂技术,通常是先将介质进行充装进入某种容器比如钢管里之后,再将充装有介质的包装物带入破裂地点进行使用,其用于充装和盛装介质的包装物的规格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根据情况而改变,如果需要改变充装介质的量,则需要重新进行充装再运输到破裂工作点,这样费时、费力,工作效率极低;且充装过程繁琐,成本高,浪费资源;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也存在安全隐患。
在申请号为201620348969.2和201610258004.9的专利中,同样采用了组合式移动充装系统;但是,上述两个专利中,仅仅只包含了对充装机的组合移动,且需要外部动力支持,到达施工现场后,由于设备笨重,还需要用其他设备进行吊装,不能自主完成从运输到储存到搅拌再到灌注的整个操作,其操作复杂,施工流程长,组装效率低,安全性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组合式移动充装系统,实现了现充现用的移动式介质充装模式,从动力到储存到搅拌再到灌注破裂用介质和堵孔用介质都能自行完成,其充装过程更简化,更合理的利用了资源,介质充装过程更安全、高效,且不受电力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组合式移动充装系统,包括运载设备、存储介质的储存罐、为该介质增加压力的充装机以及为充装机提供动力的空压机,所述储存罐、充装机和空压机均设置在运载设备上,所述空压机、充装机和储存罐之间依次循环连接,且同时反向循环连接;所述充装机的输出端上设有多个充装管道,每个充装管道上均设有充装接头。
在以往的介质充装过程中,都是先充装完,再进入破裂现场进行使用,很可能造成尺寸不合适,或充装管破损,使介质泄漏等问题,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移动组合式充装系统,将介质存放在至少一个储存罐内,通过运载设备,如箱型货车,将介质运输到破裂现场,再根据实地勘察的情况,将储存罐内的介质,通过充装机充装到指定充装管内,空压机为充装过程提供动力,实现充装操作。使充装过程更加高效、安全,提高了整个破裂工作的效率,充分利用了有效资源,避免了成本的浪费。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储存罐为低温存储罐。优点是能够提供足够的压力,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存储介质,比如杜瓦罐。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压力表、流量计和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连接充装机的输出端,另一端连接充装管;所述流量计和压力表均设置在软管上,流量计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充装机的第一信号输入端,压力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充装机的第二信号输入端。
压力表和流量计都设置在与充装机输出端相连接的软管上,用以检测充装机输出端的压力和流量,流量计可记录显示充装了多少介质,压力表用于观测压力是否达到预定值;充装过程中,当流量达到计算的量或者压力达到设计的值,则通过关闭阀门立即停止充装。实现了充装过程的控制,使充装介质的量可根据现场规格和需求来进行调整,提高了充装效率,保证了充装过程的安全。
该系统能够告知施工人员充装的容量、质量以及压力,能够支持判断充装的介质是否达到设计的数量。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包括蓄电池和逆变器,所述蓄电池与运载设备上的发电机连接,蓄电池的信号输出端连接逆变器的信号输入端,逆变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充装机的第三信号输入端。
通过逆变器将运载设备上发电机存放到蓄电池里的电,逆变成交流电,用于为充装机显示数字和控制进行供电,使设备不需要固定在某个地方进行充装,有电无电的情况下都可以进行介质充装,不受电力的限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逆变器为2000瓦,24伏或12伏转220伏的逆变器。其逆变效果更好,供电效率更高。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储存罐为至少一个杜瓦罐或低温存储罐,且每一个储存罐分别与充装机和空压机相连。实现大功率介质充装,提高充装过程的续航能力,满足长时间进行多次介质充装。
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优化,所述的运载设备为汽车类交通工具,且负载超过1吨。用于携带充装系统进行移动式充装。
本实用新型能够移动到所需充装的任何位置,其充装管的接头能够到达需要充装的指定位置或者说钻孔位置,为先堵孔后充装的施工工艺提供施工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如贤,未经覃如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77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