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红外缓冲装配座及智能扫地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8834.X | 申请日: | 2017-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5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侯维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成机电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4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组件 检测管 电路板 引脚 扫地机器人 装配座 探头 凹口 缓冲 智能 收容 本实用新型 电性连接 装配过程 装配效率 收容槽 卡持 上盖 弯折 对准 贯穿 覆盖 | ||
一种红外缓冲装配座及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基座(1)、红外缓冲组件(3)、电性连接红外缓冲组件的电路板(2)及覆盖于所述基座的上盖(4),所述基座(1)具有收容电路板的收容槽(10)及安装红外缓冲组件的卡槽(14);所述红外缓冲组件(3)包括检测管探头(3a)和检测管引脚(3b),该检测管探头(3a)收容于基座的卡槽(14)内,检测管引脚(3b)连接于电路板(2)上,该电路板(2)具有贯穿一侧的凹口(22),所述检测管引脚(3b)卡持连接于凹口(22)内。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扫地机器人有利于防止红外缓冲组件的引脚因插错而发生弯折,减少对准的工序,同时也使得装配过程变得简单,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红外缓冲装配座的智能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扫地机器人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带来了更多便利,且现有的扫地机器人前端安装有一排红外缓冲组件,以防止扫地机器人在前进时碰到墙壁等障碍物,损坏扫地机器人,目前该红外缓冲组件的装配工序具有几种方式:
第一种是采用对管式,该结构是首先将红外缓冲检测管连接于线缆一端,然后将检测管放置定位于基座的相应位置处,并盖上上盖,藉由螺丝将上盖固持于基座上,形成一组件。最后将该组件安装到整机上,用接插件连接线缆的另一端,并将该接插件插入主板上,形成电性通路。但是,该对管式结构线缆繁多,长度各不相同,由此,工人在组装该扫地机器人时,在放置检测管和整理线缆时需要浪费大量工时,增加制造成本。
第二种是采用贴片式,该结构是首先用贴片机将红外缓冲检测管贴在柔性板上,将贴有检测管的柔性板,通过螺丝固定在扫地机器人的撞板上,柔性板连接于接插件,并将该接插件插入主板上,形成电性通路。但是,该贴片式结构需要供应商的配合设计与装配,生产周期长;且带有检测管的柔性板是固定在撞板上,使撞板结构变得笨重;同时用接插件将该组件与主板连接时,装配难度较高,浪费大量工时,增加制造成本。
请再参阅于2011年06月15日公告的中国发明专利第200910036291.9号,其揭示了一种传感器装配座,通过设置传感器线路板,解决了传感器导线混乱的问题,但是该传感器线路板水平放置于基座下方,传感器引脚需要插入到线路板对应的安装孔位中,因安装孔较小,且需要穿过基座对准安装孔,从而增加了安装工人将传感器的引脚插入安装孔的难度,且在未对准的情况下,传感器的引脚会被折弯,损坏传感器,增加制造成本,且该对准的过程中也降低了装配效率。
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智能扫地机器人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便利的红外缓冲装配座及智能扫地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外缓冲装配座,包括基座、红外缓冲组件、电性连接红外缓冲组件的电路板及覆盖于所述基座的上盖,所述基座具有收容电路板的收容槽及安装红外缓冲组件的卡槽;所述红外缓冲组件包括检测管探头和检测管引脚,该检测管探头收容于基座的卡槽内,检测管引脚连接于电路板上,该电路板具有贯穿一侧的凹口,所述检测管引脚卡持连接于凹口内。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每一凹口呈U形。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相邻的一对凹口呈W形。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红外缓冲组件包括成对设置的红外接收管和红外发射管。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收容槽的两侧具有位于前侧的侧壁及另一侧凸伸的数个挡板。
进一步改进方案为:所述基座设有凸伸入收容槽内的数个凸柱,螺丝锁入凸柱内,将上盖与所述基座固持在一起。
一种智能扫地机器人,包括机壳及固持在机壳前侧的红外缓冲装配座,该红外缓冲装配座包括如上所示的任一项技术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成机电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成机电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88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扫地机的抹地机构
- 下一篇:智能扫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