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倒式信号灯桅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8957.3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6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徐璐;曾晓芹;杨金亮;谭玉颖;王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欣通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15/00 | 分类号: | B63B15/00;B63B1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12 | 代理人: | 涂春春 |
地址: | 226004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倒式 信号灯 桅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桅杆设计和结构。
背景技术
桅杆在船上的功能为摆放需要满足不同高度的信号灯和配备,以及避开一切障碍物的通讯设备。考虑到船舶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行驶穿过桥梁或使其有高度上面的限制的区域,但同时需要满足规范针对于信号灯桅杆的要求的前提下,设计了一款可倒立式桅杆,以方便在通过高度限制的区域时可暂时将桅杆放倒。此设计中的可倒立式桅杆不需要借助任何额外的辅助机械将其放倒或扶正,完全是在两个人能操控的范围之内,既方便又便捷。再者搁架的设计以及摆放不会局限桅杆上的信号灯和信号设备的操作和摆放位置。不仅如此,此设计方案允许桅杆的上下部分完全可分离,以便于维护或维修更换信号灯或者其他配备。现有的设计一般不使用倒立式桅杆,反而通过调整桅杆位置和高度以满足要求或向船级社申请豁免。有些可倒立桅杆设计一般需要借助机械将其放倒和扶正,因此需依赖于船上或港口的配备,不能操作自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个可倒可立式的桅杆结构,以解决船舶要经过高度限制的区域时,不借助额外的辅助机械就可将桅杆放倒,同时既稳固又便于操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倒式信号灯桅杆,设置在主甲板上的桅杆和设置在主甲板上的且位于桅杆附近用于对桅杆放倒起支撑的搁架,所述的桅杆由上下两部分铰接组成,分别为上部分桅杆和下部分桅杆。
在桅杆上下部分连接处的下部分桅杆上焊有两个铰链板,在桅杆上下部分连接处的上部分桅杆上焊有一个铰链板,通过羊角销连接三个铰链板,桅杆放倒后抽掉羊角销,桅杆上下部分可完全分离。羊角销的一端通过链条连接在桅杆上,确保羊角销不容易丢失。桅杆上下部分连接处设置有法兰,法兰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当桅杆竖立时通过法兰将上下部分桅杆连接。
上部分桅杆上还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包括三段,支撑杆上段部分与上部分桅杆相连,支撑杆下段部分固定在甲板上,通过中间可拆卸式的钢管将上下段的支撑杆连接在一起,支撑杆各段之间均通过可拆卸式法兰固定连接,当桅杆竖立时支撑杆对桅杆起到加强支撑固定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支撑杆有两个,两个支撑杆关于桅杆和搁架的连线曾轴对称设置,对桅杆起到更好的加强支撑固定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桅杆和支撑杆上设置的法兰对接面上均设置有橡胶圈,可更好的确保桅杆的稳固性,避免长期的摩擦对螺栓和螺母造成磨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桅杆、搁架、支撑杆与甲板相连接部分均设置有肘板,可加强与甲板间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搁架包括钢板框架和搁架钢管,搁架钢管底端固定在甲板上,搁架钢管上端固定有钢板框架,所述的钢板框架由三块钢板相互连接成用于卡合上部分桅杆的凹槽形,桅杆放倒后可以停在钢板框架的凹槽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钢板框架内侧面和底面都设置有巴劳木,并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可以避免由于操作不当,钢板框架对桅杆造成的磨损或凹凸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船舶高度受限制的区域,可将桅杆放倒,停靠在预先设计好的搁架上,不管是桅杆竖立还是放倒的情况,其设计都能够满足结构需求以及稳固性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桅杆竖立和放倒时的主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桅杆上的法兰剖面。
图4是搁架视图。
图中:1.桅杆,2.支撑杆,3.搁架,4.铰链板,5.羊角销,6.法兰,7.可拆卸式的钢管,8.钢板框架,9.搁架钢管,10.巴劳木,11.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桅杆竖立和放倒时的主侧视图,桅杆1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分桅杆焊接在甲板上,并有肋板加强固定,在桅杆1上下部分连接处,如图3所示,下部分桅杆上焊有两个铰链板4,上部分桅杆上焊有一个铰链板4,通过羊角销5连接三个铰链板4,羊角销5的一端通过一个链条与桅杆1相连,确保羊角销5不容易丢失。桅杆1上下部分连接处都焊接有法兰6,法兰6的连接面上设置有橡胶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欣通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欣通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89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系统及其加卸载控制方法
- 下一篇:船舶驾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