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管摄像舱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39280.5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84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郝进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宇度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42 | 分类号: | A61B17/42;A61B1/04;A61M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刘必榕 |
地址: | 201321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视 组织 吸引 摄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管摄像舱,其设于宫腔组织吸引管的管体上,所述管体的端部设有管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管体的外径;所述连接部的内腔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外部设有透明罩体,所述透明罩体包括环形部和设于环形部上的半球部;所述环形部固接于所述连接部。本实用新型具有装配方便,结构稳固,透光率好,不粘血的优点,提高了宫腔组织吸引管的摄像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管摄像舱。
背景技术
在用于吸取宫腔内的组织物的宫腔组织吸引管中,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管可以实现吸取宫腔组织物过程的可视化操作。其在管体的前端安装有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既能提高吸取效率,又能提高吸取的准确率。目前常用的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管,其摄像舱存在结构不稳定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管摄像舱。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管摄像舱,其设于宫腔组织吸引管的管体上,其特点在于,所述管体的端部设有管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管体的外径;所述连接部的内腔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外部设有透明罩体,所述透明罩体包括环形部和设于环形部上的半球部;所述环形部固接于所述连接部。
较佳地,所述环形部的内壁设有环向分布的凸起;所述连接部的外壁设有环向分布的凹槽;所述凸起卡合于所述凹槽;所述环形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为过盈配合。
较佳地,所述环形部与所述连接部通过粘结剂固接。
较佳地,所述透明罩体的外表面镀有透明膜。
较佳地,所述环形部沿管体轴向的长度为1.5-2.2mm;所述环形部的内径为5-6mm。
较佳地,所述透明罩体的厚度为0.8-1mm。
较佳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管体为一体成型。
较佳地,所述连接部的内径与所述管体的内径相同。
较佳地,所述环形部和所述半球部为一体成型。
较佳地,所述透明罩体的材料为亚克力。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凸起和凹槽的卡合,既使得透明罩体和连接部之间装配方便,又使透明罩体和连接部之间形成良好的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装配方便,结构稳固,透光率好,不粘血的优点,提高了宫腔组织吸引管的摄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摄像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摄像舱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两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管摄像舱,其设于宫腔组织吸引管100的管体10上,管体10的端部设有管状的连接部20,连接部20的外径小于管体10的外径;连接部20的内径与管体10的内径相同。为便于制造,连接部20与管体10为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宇度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宇度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392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保无人机
- 下一篇:一种连接器排线气动压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