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揿针的便携式低频脉冲治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0665.3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5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袁萍;李颖;宋浩明;孙昊旻;袁莉;张君燕;谢晓云;邵启蕙;姜淼;蔡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H3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6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揿针 信号模块 低频脉冲治疗 脉冲电路板 连接元件 治疗仪 插孔 指示灯 电池组 控制键 夹头 耦接 本实用新型 便于携带 采用直流 场所环境 患者治疗 脉冲幅度 脉冲能量 用电安全 治疗效果 电池槽 电脉冲 电压低 便携 夹住 可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揿针的便携式低频脉冲治疗装置,所述便携式低频脉冲治疗装置设有治疗仪、连接元件、揿针,所述的治疗仪设有指示灯、控制键、插孔、电池组、电池槽、脉冲电路板、信号模块,所述的脉冲电路板、信号模块设置在治疗仪内部,所述的脉冲电路板通过导线分别与指示灯、控制键、电池组、信号模块耦接,所述的信号模块与插孔耦接,所述的连接元件设有导线、夹头,所述的连接元件通过导线插入插孔,所述的夹头可夹住揿针。优点在于,直接连接揿针,操作简便;采用直流输入,电压低,用电安全;电脉冲时间间隔、脉冲能量和脉冲幅度可调,适用面广;装置小巧便携,便于携带,使用不受场所环境限制;降低患者治疗成本,提高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脉冲治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连接揿针的便携式低频脉冲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中医经、穴、脏腑相关理论,刺激穴位能激发机体固有的调节功能,使失调紊乱的机能状态得到调整,达到补虚扶正、泻实祛邪、平衡阴阳、治愈疾病的目的。中医针灸历史久远,治疗手段简便,疗效显著。中医针灸用针大多很长,必须中医医师操作,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多次往返医院,长针也容易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揿针是皮内针的一种,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穴位的皮内做较长时间留针的方法,属于浅刺法的一种,通过浅刺而久留针的方式减少针刺时的疼痛、延长针刺效应时间,提高疗效。揿针为图钉型,长约2-3 毫米,针柄呈环形,针柄上附着一块防水胶布,可以方便地固定在皮肤上。揿针一般可以留针为24小时,揿针留针可以持续性刺激穴位,特点是持续作用时间长,能够减少患者针灸的次数和到医院就医的次数,是一种既能提高疗效、又能降低就医成本的针灸治疗技术。
揿针由于方便、经济、疗效确切,近年来在很多疾病领域都有应用经验,包括神经性疾病、各种慢性疼痛、各种慢性疾病、需要康复治疗的疾病等。
低频治疗技术是微波治疗技术的一种,主要利用电磁波的较低频段进行医疗保健。低频电磁波因频率较低,电流不易通过电极和皮肤间的空气间隙,主要作用于皮肤。在治疗和保健中,利用其热效应达到治疗效果。低频治疗技术基本原理是发出尖窄的电脉冲,对人体有关部位或穴位进行电刺激,达到放松肌肉、激活神经、促进分泌某些生物活性物质、改善微循环等效果,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疾病、神经性疾病。
近年来,低频脉冲治疗技术也开始尝试与中医针灸技术(普通针灸)结合,在很多疾病领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包括各种疼痛(关节炎、脊椎病、腰腿痛、肩背痛)、瘫痪和肌肉萎缩、老年性耳聋、亚健康状态、失眠、慢性肺病、慢性胃肠道疾病、慢性肾病等。对于部分西医手术治疗风险大、费用高、后遗症无法解决的疾病,例如颈椎病、腰椎病、癌症等,也有一定治疗效果。这些疾病治疗周期长,患者需要多次往返医院,治疗成本、时间成本较高,患者依从性差,多种因素影响治疗效果。
中国发明专利CN201410734368.0,公开日为2015.03.11,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针针具,包括揿针、电源、单片机、开关电路、温度传感器、电阻、胶布,揿针的正极与开关电路连接,开关电路输入端与单片机连接,开关电路输出端与电阻连接,电阻与电源连接,揿针的负极与电源连接,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温度传感器的感温头固定在揿针的正负极上,揿针的正负极穿插在胶布之间。该针具可以调节电压,控制温度,保证安全。但是该装置无法进行调节频率,无法得到一个较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亟需一种便携式脉冲治疗装置,解决用电安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成本,而目前关于这种治疗装置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揿针的便携式低频脉冲治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济医院,未经上海市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06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气吸湿低频脉冲催乳内衣
- 下一篇:临时起搏器可调节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