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平冲击荷载加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1186.3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66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军;彭旺虎;胡世平;杨琪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G01N3/3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马强,王娟 |
地址: | 410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冲击 荷载 加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荷载加载装置,特别是一种水平冲击荷载加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水平冲击荷载对结构设计起决定性的作用愈发显著,所以水平冲击荷载是土木工程结构设计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截至目前,现有的模型试验加载装置不能施加连续冲击的水平荷载。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施加连续水平冲击荷载的加载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水平冲击荷载加载装置,对不同材质、结构体系、结构形式的模型施加不同大小的水平冲击荷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平冲击荷载加载装置,包括:
漏斗支架;
安装于所述漏斗支架内的漏斗;
顶端与所述漏斗底部开口连通的滑道;以及
设置在所述漏斗底部开口处,用于打开或者封闭所述漏斗底部开口的闸门。
进一步地,漏斗支架内安装有与所述闸门连接,且能控制所述闸门翻转的闸门开关,方便,方便闸门打开或者关闭。
进一步地,滑道倾斜设置,且所述滑道底端设置在支撑件上。
滑道底端设有一水平段,该水平段固定在所述支撑件上,使得滑道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保险杆;所述保险杆插入所述漏斗支架)内,且能在所述漏斗支架内以所述闸门开关固定端为圆心、闸门开关的长度为半径形成的圆内伸缩。
滑道与水平面夹角为30°~45°;所述滑道横截面为U形;所述U形内部宽度为150mm,所述U形侧边高度为106mm;所述滑道高度为1000mm;所述漏斗底部开口大小为150mm×150mm。漏斗底部开口与滑道U型内部宽度一致,保证接口贴合紧密,减少因漏斗与滑道的摩擦导致动能的损耗。滑道与水平面夹角为30°~45°,滑道高度为1000mm,能将竖向静载荷转化成水平冲击荷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载装置与要承受水平冲击荷载的结构模型相互独立,结构模型置于加载区域,因此可以实现对不同材质、结构体系、结构形式的模型施加不同大小的水平冲击荷载,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加载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砂箱及结构模型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T形双悬臂结构模型为例,模型总高度500mm,总长度700mm,砂箱尺寸400mm×400mm×220mm。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漏斗1、漏斗支架2、滑道3、滑道支撑4、闸门5、保险杆6、闸门开关7。漏斗1安装在漏斗支架2内,滑道3安装在滑道支撑4(即支撑件4)上,滑道支撑4一端与漏斗支架2下部固定,漏斗1底部开口与滑道3上端连接,保险杆6与闸门开关7滑动安装在漏斗支架2内,闸门5位于漏斗1底部开口处。保险杆6插入漏斗支架2,可向支架内外伸缩。保险杆6伸出后应位于以闸门开关7固定端为圆心,闸门开门7长度为半径的圆周范围内。保险杆6防止在加静载荷时,因载荷自重将闸门5打开。
漏斗1安装在漏斗支架2内,滑道3安装在滑道支撑4上,滑道支撑4一端与漏斗支架2下部固定,漏斗1底部开口与滑道3上端连接,保险杆6与闸门开关7滑动安装在漏斗支架2内,翻转闸门5位于漏斗1底部开口处。加静载荷时,翻转闸门5与漏斗1底部贴合,保险杆6伸出漏斗支架2。
漏斗1底部开口的净尺寸为150mm×150mm,闸门5距地面高度为1270mm,加载试验时通过打开闸门开关7释放钢珠。
滑道3总高度为1000mm,与水平面成45°夹角,截面为U形,内部净宽为150mm,净高为106mm,滑道3上端连接漏斗1底部开口。
加载冲击作用的钢珠直径为25mm,每颗重为50g,总重量为40kg,漏斗1底部闸门5距滑道3下端为1000mm。
漏斗1内盛装钢珠,如图4,使用时,结构模型8置于砂箱9内中心位置,往砂箱9内倾倒适量标准砂,标准砂起固定结构模型8作用,砂箱9设置在加载区域(砂箱紧贴滑道,砂箱中心与滑道中心对齐)。加载时,通过打开闸门开关7从而拉开翻转闸门5,释放钢珠,钢珠经滑道4引导完成荷载形式转化,实现将竖向静荷载转为水平冲击荷载,并冲击结构模型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学院,未经长沙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11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悬挑梁端部挠度的实时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轮电跑冲击测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