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衬热塑性塑料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1273.9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78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宏峰;高珑;李自生;王俊杰;张同心;卞海斌;孙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中石油管业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F16L57/02;B32B1/08;B32B5/02;B32B5/26;B32B27/00;B32B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衬 塑性 塑料 连续 纤维 增强 热固性 树脂 复合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金属复合管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衬热塑性塑料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管。
背景技术
油田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玻璃钢复合管通常以聚氯乙烯(PVC-U)为内衬,以玻璃钢为增强层,在内衬层与增强层之间通过粘接剂将二者结合在一起,这种内衬层与增强层为一体的方式降低了管道整体的抗冲击性能,使管道在安装过程中,尤其是在寒冷天气下安装时易因磕碰而造成管道破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内衬热塑性塑料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管,结构巧妙,抗冲击性能高,可在山地、丘陵等安装环境相对恶劣的条件下施工。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衬热塑性塑料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管,包括由内至外的内衬层、防脱层和增强层固定连接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防脱层为热塑性塑料带螺旋缠绕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热塑性塑料带为0-10mm宽, 0-5mm厚。
进一步地,所述增强层为连续纤维多角度缠绕多层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增强层由三层纤维层: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和第三纤维层构成,第一纤维层缠绕角50°-85°,占总厚度5%-15%,第二纤维层缠绕角50°-60°,占总厚度40%-60%,第三纤维层缠绕角40°-60°,占总厚度30%-4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由热塑性塑料内衬管、防脱层、连续纤维缠绕增强层三层组成,热塑性塑料内衬管采用挤出工艺成型,增强层以连续纤维浸渍热固性树脂在内衬管上缠绕固化成型。提高了产品的抗冲击性能,可在山地、丘陵等安装环境相对恶劣的条件下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衬热塑性塑料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管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防脱层设在内衬层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标记:
1内衬层;2防脱层;3增强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内衬热塑性塑料的连续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复合管,由热塑性塑料内衬管1、防脱层2、连续纤维缠绕增强层3三层由内至外的构成。
1、热塑性塑料内衬管采用挤出工艺定长生产;
2、防脱层是在热塑性塑料内衬管表面采用粘接或者焊接的方式,用宽0-10mm,厚0-5mm的热塑性塑料带螺旋缠绕而成,每个螺旋间距50-500mm。
3、连续纤维缠绕增强层采用多角度缠绕,分为第一纤维层、第二纤维层和第三纤维层,每个纤维层缠绕角度不同,第一纤维层缠绕角50°-85°,约占总厚度5%-15%,第二纤维层缠绕角50°-60°,约占总厚度40%-60%,第三纤维层缠绕角40°-60°,约占总厚度30%-40%。
上述热塑性塑料具体为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等。热固性树脂具体为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等。连续纤维具体为玻璃纤维、碳纤维或玄武岩纤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中石油管业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新疆中石油管业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12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整体材料无焊接共板法兰
- 下一篇:空压机出气钢管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