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报警手术床防压麻醉幕帘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1848.7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77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巧桂;李雪云;傅双;张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鼓楼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0 | 分类号: | A61G1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杆部 幕帘 距离传感器 麻醉 手术床 竖杆部 本实用新型 报警装置 报警 芯片 防压 电池 床沿 感应物体 芯片连接 一端连接 机械臂 内固定 上侧面 上端 下端 手臂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带报警手术床防压麻醉幕帘架,包括麻醉幕帘架,麻醉幕帘架包括横杆部和竖杆部,竖杆部的上端和横杆部的一端连接,竖杆部的下端固定在手术床床沿,横杆部上垂放有幕帘,其中:横杆部上侧面固定有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能感应物体是否靠近横杆部,横杆部内固定有中控芯片,距离传感器与中控芯片连接,中控芯片还连接有报警装置,横杆部中还安装有电池,电池与距离传感器、中控芯片和报警装置供电。本实用新型具有能报警、防止机械臂或工作人员手臂压到麻醉幕帘架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带报警手术床防压麻醉幕帘架。
背景技术
目前,外科手术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微创手术中,其手术时间快,学习曲线短,无抖动,创口更小,部分手术比人手效果更好,因此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在手术床配合临床应用层面上,手术机器人还存有可能与床体附件、患者发生干涉的情况。
手术过程中,主刀医师在操作台处,通过操作手柄控制机器人臂手术,只能通过内窥镜系统显示屏观察到患者腔内术野,对机器人的机械臂外部动作轨迹与环境无法同时关注到,虽然手术时有麻醉医师、助理医师及护士在场,但机械臂动作时,仍有可能存在撞击病人的问题,特别是在手术时主刀医师为了术野观察的视角,可能操作镜头臂下压,导致压伤病人。
目前巡回护士一般用手术床麻醉幕帘架,在初步防护层面上暂时缓解了这个问题,但是风险仍较大,如果机械臂持续加压麻醉幕帘架,轻则镜头损坏,严重则导致病人颜面部损伤。由于手术机器人应用推广时间短,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出现可以在手术机器人误操作时,起到防护报警的器械附件,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手术床防压麻醉幕帘架。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带报警手术床防压麻醉幕帘架,包括麻醉幕帘架,麻醉幕帘架包括横杆部和竖杆部,竖杆部的上端和横杆部的一端连接,竖杆部的下端固定在手术床床沿,横杆部上垂放有幕帘(手术铺巾),其中:横杆部上侧面固定有距离传感器,距离传感器能感应物体是否靠近横杆部,横杆部内固定有中控芯片,距离传感器与中控芯片连接,中控芯片还连接有报警装置,横杆部中还安装有电池,电池与距离传感器、中控芯片和报警装置供电。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竖杆部包括上竖杆和下竖杆,下竖杆的上端与上竖杆下端铰接配合,上竖杆上端连接横杆部,下竖杆上固定一气缸,一拉杆一端与气缸的气缸杆铰接,另一端与上竖杆中部铰接,气缸与电池连接,中控芯片与气缸信号连接并控制气缸的运作,当气缸回缩气缸杆时,拉杆牵拉上竖杆相对于下竖杆转动,使横杆部位置下移。
上述的报警装置包括报警灯和蜂鸣器,其中,报警灯安装在横杆部的端部,蜂鸣器安装在横杆部中。
上述的中控芯片为单片机。
上述的横杆部上还安装有振动感应器,振动感应器与电池和中控芯片连接,振动感应器能感应横杆部上的振动并将信号传递至中控芯片。
上述的横杆部和竖杆部均为中空杆。
上述的距离传感器为激光距离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鼓楼医院,未经南京鼓楼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18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用手术床
- 下一篇:一种眼科手术护颈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