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熔盐循环热量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4450.9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8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袁晓路;钱前;葛德强;居虎军;袁青桃;沈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瑞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06 | 分类号: | F22B1/06;F28D20/00;F28F27/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4111 | 代理人: | 唐宗才 |
地址: | 2431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热量 回收 系统 | ||
1.一种熔盐循环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量产生罐(1)、软水罐(2)、熔盐通道(3)和熔盐升降设备(4);
所述熔盐通道(3)从所述熔盐升降设备(4)的出口(5)开始,依次穿过所述热量产生罐(1)和所述软水罐(2)的内部,再连接回所述熔盐升降设备(4)的入口(6);
其中,位于所述热量产生罐(1)内的部分熔盐通道(3)的高度高于位于所述软水罐(2)内的部分熔盐通道(3);
熔盐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熔盐通道(3),从所述熔盐升降设备(4)的出口(5)开始,经过所述热量产生罐(1)后流入所述软水罐(2),再流回至所述熔盐升降设备(4)的入口(6);所述熔盐升降设备(4)用于将流回所述熔盐升降设备(4)的熔盐从入口(6)处循环至出口(5)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盐循环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升降设备(4)包括熔盐周转槽(41)、升降机构(42)、翻转机构(43)和熔盐缓释槽(44);
其中,所述出口(5)开设在所述熔盐缓释槽(44)的底部;
熔盐通过所述入口(6),流入所述熔盐周转槽(41),所述升降机构(42)带动所述熔盐周转槽(41)上升至所述熔盐缓释槽(44)的上方位置;所述翻转机构(43)带动所述熔盐周转槽(41)翻转,并将熔盐倒入所述熔盐缓释槽(44),熔盐从所述熔盐缓释槽(44)上所开设的所述出口(5)处流出,所述升降机构(42)带动所述熔盐周转槽(41)下降,直至所述熔盐周转槽(41)重新接收来自所述入口(6)的熔盐,以此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盐循环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升降设备(4)还包括平移机构(45),用于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熔盐周转槽(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熔盐循环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通道(3)还包括与所述熔盐升降设备(4)的入口(6)通过可控开关(32)相互连接的熔盐缓存区(31);
所述可控开关(32)在所述熔盐周转槽(41)离开所述入口(6)时关闭,将熔盐阻挡在所述熔盐缓存区(31)内;
所述可控开关(32)在所述熔盐周转槽(41)回到所述入口(6)时开启,将熔盐释放至所述熔盐周转槽(41)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盐循环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熔盐循环热量回收系统还包括副热循环装置(7);
所述副热循环装置(7)包括从所述热量产生罐(1)伸出的热介质管道(71);所述热介质管道(71)至少有部分与所述熔盐缓释槽(44)相接触,并与所述熔盐缓释槽(44)交换热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熔盐循环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热循环装置(7)还包括热介质泵(72),用于输送所述热介质管道(71)内的热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熔盐循环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为所述热量产生罐(1)中产生的高温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熔盐循环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介质在所述热量产生罐(1)中加热蒸发成气体,在靠近所述熔盐缓释槽(44)的位置冷凝成液体并回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盐循环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通道(3)至少有部分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20度,且小于或等于6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盐循环热量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熔盐通道(3)从所述熔盐升降设备(4)的出口(5)开始,依次穿过所述热量产生罐(1)的上部和所述软水罐(2)的内部后,再次穿过所述热量产生罐(1)的下部,再连接回所述熔盐升降设备(4)的入口(6);
熔盐在重力作用下,沿所述熔盐通道(3),从所述熔盐升降设备(4)的出口(5)开始,经过所述热量产生罐(1)的上部后流入所述软水罐(2),再从所述软水罐(2)流至所述热量产生罐(1)的下部,再流回至所述熔盐升降设备(4)的入口(6);所述熔盐升降设备(4)用于将流回所述熔盐升降设备(4)的熔盐从入口(6)处循环至出口(5)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瑞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瑞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44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逆三回程盘管式蒸汽发生器的加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烧结烟气余热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