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沟式截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7165.2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09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青;陈向强;余淑蓉;杨承志;陈咪梓;刘美龄;彭育蓉;薛玉震;李坚;胡骏;卢少勇;蔡娜婷;戴兰华;黄珍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水务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E03F5/10;E03F7/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游学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沟式 截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挡潮、防堵、检修便捷、可冲砂清淤的干沟式截流系统,属于市政公共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目前多数城市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分流制排水体系。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仍有部分“城中村”及老城区雨污分流不彻底,且由于阳台排水、管道错接混乱或缺乏必要的养护及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等原因,造成污水进入雨水箱涵的现象仍很普遍。在雨天的降雨初期,大气、地表和马路冲洗水等携带着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通过雨水进入雨水箱涵。据调查,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浓度甚至远高于城市生活污水。这些污水通过雨水箱涵进入江河湖海等自然水体,造成的城市面源污染,对城市的水环境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但是,城市排水系统的完全改造工程复杂,实施难度大,投资高,历时长,对城市交通会造成较为严重影响,无法在短期内缓解水体污染状况。
为解决以上的问题,近几年各地研发和实施了多种污水截流方案及措施,但还存在以下问题未能解决:(1)采用源头控制,即在雨水收集口或雨水管道上设置截流系统,该方法需建造多处截流系统,且铺设相应截流管道较长,投资大,建设内容多,工期长;(2)排水系统中存在大量泥砂和垃圾,现有技术中,截流系统未设置清砂、防堵设施,易造成排水系统堵塞,或导致截流闸门无法关闭等问题,需进行人工清砂,一方面影响排水系统防汛排涝能力,另一方面影响截流功能发挥;(3)未考虑自然水体倒灌、渗漏问题,尤其在沿海城市或地势较低的地区,多数截流点的位置与海岸或下游水体相隔较近,雨水箱涵的管底高程低于平均海水潮位或下游水位,在水位上升时易被淹没,水进入截流系统及污水处理系统,易造成管线设备腐蚀,影响污水处理的正常运行;(4)系统构成复杂,控制方式繁琐,闸门开启不稳定,一旦部分设备故障,需关停截流系统,影响系统截流功能的正常运行。因此,如何在现有排水系统基础上进行简单改造,以不影响原有排水系统的行洪能力为原则,研究一种可有效阻挡海潮,防止海水渗漏,清砂效果好,安全、可靠、便于检修的截流系统,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晴天污水和雨天初期雨水的截流技术的局限性,在不影响原有排水系统行洪能力的基础上,通过末端收集治理,对现有排水系统进行简单改造,提出一种可有效挡潮,防止下游水倒灌、渗漏,冲砂清淤效果好,安全、可靠、便于检修、可实现雨水管涵干沟的截流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干沟式截流系统,其包括:
一截流井构筑物,截流井构筑物内具有一与雨水管涵末端贯通的入水口、一与自然水体贯通的排水口、一道横向设于入水口与排水口之间的横向挡墙;所述横向挡墙与入水口之间的截流井构筑物一侧内壁下部设有一污水截流口,污水截流口前设有进水闸门,污水截流口后与延伸到污水泵站的截流干管相连;所述横向挡墙下部设有至少一闸孔,上部设有至少一溢流孔;所述闸孔上设有截流闸门,截流闸门前后设有液位计;所述挡墙与排水口之间,设至少一独立闸室,独立闸室内横向挡墙的一侧为截流闸门、溢流孔的出口,独立闸室内设有闸门检修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案例中,所述截流闸门、溢流孔和独立闸室数量相同,每个独立闸室设一截流闸门、一溢流孔以及一闸门检修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案例中,所述干沟式截流系统还包括一手电两用智能控制单元,其根据液位计监测的液位来控制进水闸门和截流闸门的启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案例中,所述挡墙与进水口之间的截流井构筑物底部,沿污水截流口方向设有一定坡度,坡度>0.2%;所述污水截流口管底高程低于雨水管涵内底高程,可保证污水因重力,沿坡度方向流向污水截流口,从而被截流至污水处理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案例中,所述进水闸门前端设有一道固定式人工格栅,格栅栅距为5-10cm,可有效阻挡木头、砖块等大块垃圾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保护后续工艺设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案例中,所述闸孔的有效面积不小于原雨水管涵的过水断面面积,可保证不影响排水系统原有行洪能力;所述溢流孔底高程高于平均高潮水位或下游水位,防止下游水体倒灌进入截流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实施案例中,所述截流闸门安装于不利条件水流方向,即泄水量较小一侧;所述截流闸门采用316L不锈钢或球墨铸铁材质、附壁式安装,其密封座及楔块采用铸造锡青铜制成,密封泄漏量<1.25L/mi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水务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厦门水务中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71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