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灌渠治污装置及灌渠治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7722.0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02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熊东红;吴汉;李勇;田刚;祝文浩;张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李勇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C02F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渠 治污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渠治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灌渠治污装置及灌渠治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统计,中国有95%以上的一次性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自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其生产的废渣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问题。
矿山废渣污染治理是一项全球性的污染治理问题,现有技术的矿山废渣治污方法,包括催化燃烧法、微生物分解法、吸附分离法以及卫生填埋法等,这些技术目前已经在我国废渣污染中得到了应用。
但是,在矿山开发区,由于其地形坡度大、废渣堆积高,废渣体极易受暴雨冲毁,其内重金属污染物易于流失。大量的矿山废渣经河流进入矿山附近的灌渠,导致以往的治理措施都不适用于矿山周围灌溉引水排污,从而造成灌渠内的水体污染,尤其是经灌渠再次向河道排放的矿山废渣不仅对上游河流的生态系统及农田灌溉造成影响,也威胁着河流下游的水环境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渠治污装置、灌渠治污系统,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矿物废渣对于灌渠的污染以及造成水体污染,影响生态环境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灌渠治污装置,包括:虹吸装置和沉淀池;
虹吸装置用于灌渠,沉淀池设置于灌渠内,沉淀池顶部设置有过滤孔,过滤孔用于限定沉淀物的体积
虹吸装置包括虹吸管和沿虹吸管依次设置的多个阀门;虹吸管包括入口端、出口端和最顶端;虹吸管的入口端用于插入沉淀池底部,以将沉淀物吸入至虹吸管的最顶端;虹吸管的出口端低于沉淀池底部,以将虹吸管内的沉淀物排出灌渠。
进一步地,虹吸管的入口端设置有多个端口,多个端口均与虹吸管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灌渠治污装置,还包括注液管;注液管设置于虹吸管的最顶端,且注液管与虹吸管连通。
进一步地,多个端口与虹吸管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一阀门用于控制虹吸管入口端的启闭;
注液管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二阀门用于控制注液管向虹吸管内注料的启闭;
虹吸管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三阀门用于控制虹吸管出口端的启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灌渠治污系统,包括:块石过滤池、碎石过滤池、活性炭过滤池和所述的灌渠治污装置;
块石过滤池、碎石过滤池及活性炭过滤池沿灌渠水流方向依次设置;块石过滤池的底部设置灌渠治污装置。
进一步地,活性炭过滤池内部设置有多层活性炭过滤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灌渠治污系统,还包括第一分水池、第二分水池和第三分水池;
第一分水池设置于块石过滤池和碎石过滤池之间,第二分水池设置于碎石过滤池和活性炭过滤池之间,第三分水池设置于活性炭过滤池的下游段;
第一分水池、第二分水池和第三分水池的底部均设置有灌渠治污装置;沿灌渠水流方向设置多个灌渠治污装置,多个灌渠治污装置形成多级排污,以使灌渠内沉淀物逐步排出。
进一步地,块石过滤池与第一分水池通过第一进水管连通,第一分水池与碎石过滤池之间通过第一排水管连通;
碎石过滤池与第二分水池通过第二进水管连通,第二分水池与活性炭过滤池之间通过第二排水管连通;
活性炭过滤池与第三分水池通过第三进水管连通,第三分水池通过第三排水管将河水排至灌渠。
进一步地,沉淀池包括主沉淀池和副沉淀池;
副沉淀池设置于主沉淀池的下游方向;
主沉淀池底部设置有倾斜面,倾斜面的下端设置有过滤孔,主沉淀池与副沉淀池通过过滤孔连通。
进一步地,块石过滤池、碎石过滤池及活性炭过滤池均设置有主通道和备用通道;主通道和备用通道用于交替使用,以将主通道或备用通道内的过滤物清除。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灌渠治污装置,包括:虹吸装置和沉淀池;虹吸装置用于灌渠,沉淀池设置于灌渠内,沉淀池顶部设置有过滤孔,过滤孔用于限定沉淀物的体积虹吸装置包括虹吸管和沿虹吸管依次设置的多个阀门;虹吸管包括入口端、出口端和最顶端;虹吸管的入口端用于插入沉淀池底部,以将沉淀物吸入至虹吸管的最顶端;虹吸管的出口端低于沉淀池底部,以将虹吸管内的沉淀物排出灌渠;通过虹吸管将灌渠的矿山废渣吸出,并自动排出至灌渠之外,可治理灌渠水体污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矿物废渣对于灌渠的污染、影响生态环境的技术问题;既节约了人工劳力,又提高了灌溉水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李勇,未经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李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77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性漆废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陶瓷生产用真空注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