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水体净化的AMF‑大型水生植物共生载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7820.4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8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孙萌;琚淑明;钱奎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32205 | 代理人: | 薛茹丹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体 净化 amf 大型 水生植物 共生 载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一种载体,具体是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AMF-大型水生植物共生载体装置,属于水体净化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湖泊、水库等自然水体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已趋富营养化的湖泊已达90%以上,研究表明,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将污染物富集、净化并去除,但目前用于水体净化的水生植物生长状况并不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进行维护,且水体净化效果不稳定。
丛枝根菌真菌(AMF)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类重要的土壤微生物,对作物具有促进生长发育、改善营养吸收、提高抗病性和抗逆性等诸多有益作用,AMF与植物构建的菌根复合体可以形成互利的共生关系,如果将菌根复合体运用于水体净化领域,将为水体的污染治理提一种全新的手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AMF-大型水生植物共生载体装置,植物生长状况好,无需大量人力维护,净化水体效果稳定。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AMF-大型水生植物共生载体装置,包括载体,载体的四角通过尼龙绳连接漂浮球,载体的一侧连接固定栓块,载体上还均布种植孔,所述的种植孔为通孔,其内部放置网兜,网兜内敷贴一层生态毡,网兜内种植的为丛枝根菌真菌与植物8构建的菌根复合体。
进一步地,载体为EPE浮板,其四周开设连接孔。
进一步地,漂浮球为空心塑料球。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EPE浮板上开设种植孔,并在种植孔内敷贴一层保土透水的生态毡,为丛枝根菌真菌与植物构建的菌根复合体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大大减小了植物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植物旺盛,其吸收利用硝酸盐能力、光合作用的能力得以正常发挥,净化水体效果稳定,且极大程度的缩短了对自然水体的处理时间;在载体四周开设连接孔,为多个载体连接提供了可能性,以形成大面积的水生植物区域,进一步提高了对水体的净化能力和净化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漂浮球,2、连接孔,3、种植孔,4、尼龙绳,5、固定栓块,6、网兜,7、载体,8、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水体净化的AMF-大型水生植物共生载体装置,包括载体7,载体7的四角通过尼龙绳4连接漂浮球1,载体7的一侧连接固定栓块5,载体7上还均布种植孔3,所述的种植孔3为通孔,其内部放置网兜6,网兜6内敷贴一层生态毡,网兜6内种植的为丛枝根菌真菌与植物8构建的菌根复合体。
为了减弱风浪对载体7的冲击,保证其稳定性、安全性,载体7选用柔性极佳的EPE材料;为了与其他种植载体连接成一片,其四周开设用于级联的连接孔2。
为了进一步提高载体7的漂浮稳定性,漂浮球1选用空心塑料球。
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尼龙绳4连接的固定栓块5将载体7与岸边的固定装置连接,一方面是对该装置进行定位,使其在预设的区域进行水体净化,另一方面,便于维护时的收回上岸。
该装置通过在EPE浮板上开设种植孔3,并在种植孔3内敷贴一层保土透水的生态毡,为丛枝根菌真菌与植物8构建的菌根复合体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大大减小了植物8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植物8旺盛,其吸收利用硝酸盐能力、光合作用的能力得以正常发挥,净化水体效果稳定,且极大程度的缩短了对自然水体的处理时间;在载体7四周开设连接孔2,为多个载体7连接提供了可能性,以形成大面积的水生植物8区域,进一步提高了对水体的净化能力和净化速度。大量实验表明采用AMF-大型水生植物共生载体装置后,TN、TP、NH4+-N、NO3—N、CODcr都得到了有效地去除,水体透明度也大幅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78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