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旋转停车库人员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8264.2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1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薛思丑;杜志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思丑;杜志勇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E04H6/4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7 | 代理人: | 孙益青 |
地址: | 32580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旋转 车库 人员 探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旋转停车库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立体旋转停车库人员探测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增加,立体旋转停车库深受青睐,在进入立体旋转停车库时,由于乘车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或者粗心,会发生车辆进入立体旋转停车库并开始正常运转,而车内仍有乘车人员因熟睡或其他原因未能及时下车,需重复操作立体旋转停车库,费时又费力,更有甚者会发生因车辆停放时间较长,进而导致未能及时下车的乘车人员被闷死在车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用于在立体旋转停车库中停车时监测车内有无人员停留,防止发生意外的立体旋转停车库人员探测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旋转停车库人员探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立体旋转停车库架体组件的起始停车位置的生命探测器、探测控制器和语音报警器;所述探测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车库控制器的信号输入输出端,所述探测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生命探测器的信号输入输出端,所述探测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语音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
当需要在立体旋转停车库中停车时,先将车停在起始停车位置,车库控制器收到请求停车的信号后,发送控制信号给探测控制器,探测控制器启动生命探测器对车内进行生命探测,当探测到车内无生命体后,探测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给车库控制器以启动立体旋转停车库进行停车。当探测到车内仍有生命体时,探测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给语音报警器,语音报警器发出相应语音提示,直至车内生命全部下车。
优选地,该立体旋转停车库人员探测器还包括设于起始停车位置四周,用于检测车辆位置的红外距离传感器,所述探测控制器的第三信号输入输出端连接红外距离传感器的信号输入输出端。
立体旋转停车库对于车辆停靠位置有严格要求,故在起始停车位置四周加装红外距离传感器,通过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车距判定车辆停靠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只有当生命探测器检测到车内无生命体,同时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车辆停靠位置符合要求时,探测控制器才会发送停车的控制信号给车库控制器以启动立体旋转停车库进行停车。如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车辆停靠位置不符合要求,则探测控制器会发送控制信号给语音报警器,进而提示车主对不符合要求的相对位置进行调整。
优选地,所述生命探测器为红外生命探测器或雷达生使探测器。
表面温度在绝对值零摄氏度以上的物体,都会产生红外辐射。人体也是天然的红外辐射源之一,但人体的红外辐射特性与周围环境的红外辐射特性不同,人体的红外辐射能量较集中的中心波长为9.4μm,人体皮肤的红外辐射范围为3~50μm,其中8~14μm占全部人体辐射能量的46%,这个波长是设计人体红外探测仪的重要的技术参数。红外生命探测仪就是利用它们之间的差别,以成像的方式把要搜索的目标与背景分开。
雷达生命探测器是融合雷达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生命探测设备。它主要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制成,通过检测人体生命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微动,从这些微动中得到呼吸,心跳等相关信息,进而对生命体征进行辨识。雷达生命探测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命探测器,其主动探测的方式不易受到温度、湿度、噪音及现场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电磁信号连续发射机制,更增加了其区域性侦测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只需要在车库起始停车位置设置即可,通过生命探测器检测车内有无生命体征,并通过语音报警提示车主或乘客在立体旋转停车库启动停车前,及时离开车辆,防止发生意外;同时在起始停车位置的四周设置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车辆的停靠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对立体旋转车库的安全运转,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立体旋转停车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于立体旋转停车库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示意框图;
附图标记:10-架体组件、20-停车车库,30-起始停车位置,40-车库控制器,50-生命探测器,60-探测控制器,70-语音报警器,80-红外距离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思丑;杜志勇,未经薛思丑;杜志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82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