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端头处防断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9701.2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5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吴双;郭昊;司辉;刘桂志;杨子慧;张蕾;张文峰;姜翔飞;麻潇雅;于海超;王金培;陈永振;王俊鹏;李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1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端头 处防断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埋式光缆线路敷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端头处防断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地埋式光缆线路敷设过程中,当采用钢管作为光缆或光缆子管保护管时,在保护钢管端头处,由于钢管切口较为锋利,且存在毛刺,土壤回填过程中,对在端口部位的光缆外皮及光缆子管外部造成一定的损伤。尤其是当地埋式光缆线路敷设于石方地区,或回填土为冻土时,由于回填土质较为坚硬,对端口部位的光缆及光缆子管造成的伤害比较大。为解决或避免这种损伤,目前的做法是在钢管端口部位敷设土袋或沙袋,但土袋或沙袋在人工装袋过程中,缺少统一标准,且功效较低,并且对于取土困难地区及冻土地区,采用土袋及沙袋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端头处防断保护装置,解决了地埋式光缆敷设过程中,采用钢管作为外保护管时,钢管内子管或光缆在钢管端头处的保护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端头处防断保护装置,由内护套和端头组成,所述内护套和所述端头一体成型,所述内护套嵌入钢管内部,所述端头顶住所述钢管断口处,所述内护套呈圆柱形,所述端头呈喇叭口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护套外径与所述钢管内径尺寸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内护套和所述端头均采用PE或PVC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内护套嵌入钢管,在钢管断口处形成喇叭口,有效地解决了地埋式光缆敷设过程中,采用钢管作为外保护管时,钢管内子管或光缆在钢管端头处的保护问题,具有防断、防切、简便、快捷、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管端头处防断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钢管端头处防断保护装置的具体应用示意图。
图中:
1、内护套;2、端头;3、钢管;4、子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钢管端头处防断保护装置,由内护套1和端头2组成,内护套1和端头2一体成型,内护套1嵌入钢管3内部,端头2顶住钢管3断口处,内护套1呈圆柱形,端头2呈喇叭口型。
进一步的,内护套1外径与钢管3内径尺寸相同。
优选的,内护套1和端头2均采用PE或PVC材质。
如图2所示,光缆线路采用与输气管道同沟敷设方式,在顶管穿越公路、顶箱涵穿越铁路及定向钻穿越河流处采用D114镀锌焊接钢管3保护,钢管3内穿两根硅芯管作为光缆保护子管4。具体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钢管3端头处防断保护装置时,在D114镀锌焊接钢管3两端使用,采用人工方式直接将圆柱形内护套1嵌入钢管3内部,在钢管3断口处形成喇叭口,对钢管3内的硅芯管在钢管3的端口处进行保护。其中,圆柱形内护套1外径尺寸与D114镀锌焊接钢管3内径尺寸相同(均为D101mm),圆柱形内护套1长50mm,端头2的喇叭口外口径为20mm。圆柱形内护套1和喇叭口端头2均采用PVC材质,圆柱形内护套1和喇叭口端头2壁厚均为8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97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强型光缆结构
- 下一篇:地下通信用塑料硅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