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纯电动整形包装机中的袋体整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49856.6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4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卢志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安溪县兴安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1/24 | 分类号: | B65B61/24;B65B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4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电动 整形 装机 中的 装置 | ||
1.一种应用于纯电动整形包装机中的袋体整形装置,它是由铝质主板、铝质挂料墙板、下拉整形机构、降/升驱动传动机构、向上整形机构、推料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铝质主板(ⅥA)包括一根水平横板和一根水平纵板(ⅥA1),水平横板呈水平左右走向,水平纵板(ⅥA1)呈水平前后纵深走向,水平纵板(ⅥA1)的前板端通过螺丝紧固于水平横板后侧面的中部从而形成T形结构;
水平横板左侧区域的前后侧面通过螺丝立置有前后两块第一铝质挂料墙板(ⅥA2),第一铝质挂料墙板(ⅥA2)用于挂置降/升驱动传动机构和下拉整形机构,第一铝质挂料墙板(ⅥA2)的前侧面通过螺丝紧固有一根第一纵向导轨滑块(ⅥA21);
进一步地,位于前侧的第一铝质挂料墙板(ⅥA2)的顶部通过螺丝紧固有一个第一原点接近开关(ⅥA22);
水平横板右侧区域的前后侧面通过螺丝立置有前后两块第二铝质挂料墙板(ⅥA3),第二铝质挂料墙板(ⅥA3)用于挂置向上整形机构,第二铝质挂料墙板(ⅥA3)的前侧面通过螺丝紧固有一根第二纵向导轨滑块(ⅥA31);
进一步地,位于前侧的第二铝质挂料墙板(ⅥA3)的前侧面上端通过螺丝紧固有一个第二原点接近开关(ⅥA32);
水平纵板(ⅥA1)的后板端通过螺丝立置有一块第三铝质挂料墙板(ⅥA4),第三铝质挂料墙板(ⅥA4)用于挂置推料机构;
降/升驱动传动机构控制下拉整形机构下移并将内填有茶叶的外袋体(F)的上袋口部位进行整边塑形,向上整形机构同时上行对外袋体(F)的底部进行整形,向上整形机构与下拉整形机构配合共同完成对外袋体(F)的整体塑形,已经完成整形工序的外袋体(F)经过外抽真空和双边热封口工序处理后最终定型,推料机构将已定型的外袋体(F)推出后复位;
其中,下拉整形机构包括两块直角主压板、两块缓冲板、两个伸缩弹簧、两块7字形夹板、一对落料感应对射开关(ⅥG)、降/升基座,两块直角主压板左右拉开并对称设置,位于左侧的直角主压板一(ⅥB1)的水平面部位通过螺丝紧固于左真空室固定封口铜模块的底面,直角主压板一(ⅥB1)的纵向面朝下,位于右侧的直角主压板二(ⅥB2)的水平面部位通过螺丝紧固于右真空室固定硅胶模块的底面,直角主压板二(ⅥB2)的纵向面朝下;
第一连板(ⅥB11)的左板端通过轴承与直角主压板一(ⅥB1)的纵向面的后侧边中部活动连接,第一连板(ⅥB11)的右板端则通过轴承与第一缓冲板(ⅥB3)的后侧边顶部活动连接;
第二连板(ⅥB21)的右板端通过轴承与直角主压板二(ⅥB2)的纵向面的后侧边中部活动连接,第二连板(ⅥB21)的左板端通过轴承与第二缓冲板(ⅥB4)的后侧边顶部活动连接;
第一缓冲板(ⅥB3)与第二缓冲板(ⅥB4)之间左右对称设置,第一缓冲板(ⅥB3)的右侧面上端与第一伸缩弹簧的左端紧固连接,第一伸缩弹簧的右端能顶压于第一7字形夹板(ⅥB7)的左侧面,第二缓冲板(ⅥB4)的左侧面上端与第二伸缩弹簧(ⅥB42)的右端紧固连接,第二伸缩弹簧(ⅥB42)的左端能顶压于第二7字形夹板(ⅥB8)的右侧面;
第一缓冲板(ⅥB3)前后两侧边的底部各自串接有一块带轴承的活动铝块一(ⅥB31),第二缓冲板(ⅥB4)前后两侧边的底部各自串接有一块带轴承的活动铝块二(ⅥB41);
前后两块带轴承的活动铝块一(ⅥB31)各自通过螺丝分别紧固于第一7字形夹板(ⅥB7)的左侧面中部的前后端,前后两块带轴承的活动铝块二(ⅥB41)各自通过螺丝分别紧固于第二7字形夹板(ⅥB8)的右侧面中部的前后端;
第一7字形夹板(ⅥB7)的上端向右折向,该右折向部位的右前端继续向下折弯形成左夹袋片(ⅥB71),第二7字形夹板(ⅥB8)的上端向左折向,该左折向部位的左前端继续向下折弯形成右夹袋片(ⅥB81),第一7字形夹板(ⅥB7)与第二7字形夹板(ⅥB8)之间左右对向设置并保持对称;
进一步地,第一7字形夹板(ⅥB7)和第二7字形夹板(ⅥB8)各自通过螺丝紧固有一个落料感应对射开关(ⅥG),两个落料感应对射开关(ⅥG)之间左右对称设置;
降/升基座是由前后两块铝质基板(ⅥB92)和第一L形底座板(ⅥB91),前后两块铝质基板(ⅥB92)各自通过螺丝立置于第一L形底座板(ⅥB91)水平部的顶面的前后侧,每块铝质基板(ⅥB92)的左右两侧均嵌置有轴承,第一L形底座板(ⅥB91)纵向部的背面通过螺丝与第一纵向齿条(ⅥC4)紧固连接,第一L形底座板(ⅥB91)纵向部的背面还设置有一道纵向轨槽一,第一L形底座板(ⅥB91)通过该纵向轨槽一能沿着第一纵向导轨滑块(ⅥA21)作下降或上升移动;
第一7字形夹板(ⅥB7)底端的前后两侧边各自与前后两块铝质基板(ⅥB92)左侧的轴承分别串接,第二7字形夹板(ⅥB8)底端的前后两侧边各自与前后两块铝质基板(ⅥB92)右侧的轴承分别串接;
其中,降/升驱动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步进电机(ⅥC1)、第一主动齿轮(ⅥC11)、第一传动齿轮(ⅥC2)、第一被动齿轮(ⅥC3)、第一纵向齿条(ⅥC4),第一步进电机(ⅥC1)通过螺丝紧固于位于后侧的第一铝质挂料墙板(ⅥA2)的背面,第一步进电机(ⅥC1)的轴端朝前,第一步进电机(ⅥC1)的轴端向前贯穿位于后侧的第一铝质挂料墙板(ⅥA2)后套接有一个第一主动齿轮(ⅥC11),前后两块第一铝质挂料墙板(ⅥA2)之间串接有一根光轴一,光轴一的中部串接有第一传动齿轮(ⅥC2),第一传动齿轮(ⅥC2)与第一主动齿轮(ⅥC11)啮合,光轴一的前轴端向前贯穿位于前侧的第一铝质挂料墙板(ⅥA2)后套接有一个第一被动齿轮(ⅥC3),第一被动齿轮(ⅥC3)与第一纵向齿条(ⅥC4)啮合,第一纵向齿条(ⅥC4)的左侧面设置为有齿面;
其中,向上整形机构包括第二步进电机(ⅥD1)、第二主动齿轮(ⅥD11)、第二传动齿轮(ⅥD2)、第二被动齿轮(ⅥD3)、第二纵向齿条(ⅥD4)、U形槽板(ⅥD5)、升/降基座铝块(ⅥD6),第二步进电机(ⅥD1)通过螺丝紧固于位于后侧的第二铝质挂料墙板(ⅥA3)的背面,第二步进电机(ⅥD1)的轴端朝前,第二步进电机(ⅥD1)的轴端向前贯穿位于后侧的第二铝质挂料墙板(ⅥA3)后套接有一个第二主动齿轮(ⅥD11),前后两块第二铝质挂料墙板(ⅥA3)之间串接有一根光轴二,光轴二的中部串接有第二传动齿轮(ⅥD2),第二传动齿轮(ⅥD2)与第二主动齿轮(ⅥD11)啮合,光轴二的前轴端向前贯穿位于前侧的第二铝质挂料墙板(ⅥA3)后套接有一个第二被动齿轮(ⅥD3),第二被动齿轮(ⅥD3)与第二纵向齿条(ⅥD4)啮合,第二纵向齿条(ⅥD4)的右侧面设置为有齿面;
升/降基座铝块(ⅥD6)呈倒L形结构,升/降基座铝块(ⅥD6)的水平部在上,升/降基座铝块(ⅥD6)的纵向部朝下;
第二纵向齿条(ⅥD4)的前侧面通过螺丝紧固于升/降基座铝块(ⅥD6)纵向部的背面,升/降基座铝块(ⅥD6)的水平部的顶面通过螺丝紧固有U形槽板(ⅥD5);
进一步地,升/降基座铝块(ⅥD6)的纵向部的背面设置有一道纵向轨槽二,升/降基座铝块(ⅥD6)通过该纵向轨槽二能沿着第二纵向导轨滑块(ⅥA31)作上升或下降移动;
其中,推料机构包括第三步进电机(ⅥE1)、推料杆(ⅥE2)、方形推料板(ⅥE21)、牵引铝块(ⅥE3)、推物料连接机构,第三铝质挂料墙板(ⅥA4)的上端通过螺丝紧固有一块铝质横板,该铝质横板的底面通过螺丝紧固有第三步进电机(ⅥE1),第三步进电机(ⅥE1)的轴端朝上,第三步进电机(ⅥE1)的轴端向上贯穿铝质横板后与铝质转板(ⅥE4)的一板端串接,铝质转板(ⅥE4)的另一板端通过销杆与铝质摇杆(ⅥE5)的一杆端活动连接,铝质摇杆(ⅥE5)的另一杆端通过销杆与牵引铝块(ⅥE3)的底面活动连接,牵引铝块(ⅥE3)呈正方体型结构;
进一步地,铝质横板的侧壁紧固有一个第三原点接近开关(ⅥE11);
铝质转板(ⅥE4)、铝质摇杆(ⅥE5)、牵引铝块(ⅥE3)组合形成推物料连接机构;
推料杆(ⅥE2)的后杆端通过轴承与第三铝质挂料墙板(ⅥA4)的顶端活动串接,推料杆(ⅥE2)的前杆端通过轴承与位于前侧的第二铝质挂料墙板(ⅥA3)的顶端活动串接,推料杆(ⅥE2)的中部与牵引铝块(ⅥE3)紧固串接,推料杆(ⅥE2)的前杆端头紧固有一块方形推料板(ⅥE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安溪县兴安金属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安溪县兴安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498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