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藻类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2257.X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3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胡学伟;姚琪;黄建洪;杨磊;胡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C02F1/24;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藻类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藻类处理装置,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湖泊水体富营养化以及大面积藻类爆发是我国面对的主要水环境问题之一。藻类爆发不仅影响水体景观,还对水体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破坏;若藻类爆发发生在水源地水体,则会危害水厂运行和供水质量。如何高效、大面积、安全的除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国内外除藻措施方法,常见的有利用连续微滤、浓缩脱水等机械收藻法、利用磁学除藻的新型技术、化学药剂除藻法、利用食藻型生物的生物抑制法、依靠恢复植被的生态修复法,以及利用微生物作用的生物制剂法,及一些微波除藻等方法。但目前的控制措施都存在一定缺陷,机械法除藻效率低下,磁学除藻难以大规模应用,化学药剂除藻普遍成本高,且存在二次污染,生物抑制和生态修复无法对已爆发的藻类灾害做出快速的处理等。因此,寻找一种处理效率高、应急高效、迅速灵活、成本低廉的除藻方法对于控制和处理水体藻类爆发存在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藻类处理装置,包括船体1、集藻装置、可折叠支撑悬臂5、电缆线14、支撑杆15和输藻浆管16;
船体1设有电控室11、藻渣压缩储备区13和电机2,电机2有两台,分别设置在船体1尾部两侧;
集藻装置包括气浮布水4、絮凝剂投加器6、浮板7、泵8、格栅9、刮藻板10和藻渣收集室12;浮板7包裹在藻渣收集室12外部,絮凝剂投加器6置于藻渣收集室12内上部,泵8置于藻渣收集室12内;
藻渣收集室12与藻渣压缩储备区13间设有支撑杆15,支撑杆15用于支撑电缆线14和输藻浆管16;电缆线14一端与电控室11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气浮布水4和泵8连接,为气浮布水4和泵8提供电能;输藻浆管16一端伸入藻渣压缩储备区13内,另一端与泵8连接;支撑杆15两侧各设有一根可折叠支撑悬臂5,可折叠支撑悬臂5一端与电机2连接,另一端与浮板7连接,可折叠支撑悬臂5折叠处设有浮桶3确保装置在水面运行的稳定性,两根可折叠支撑悬臂5之间的角度可调节,范围为30~160°;在两根可折叠支撑悬臂5间,藻渣收集室12前设置刮藻板10,藻渣收集室12在与刮藻板10连接处设有开口,刮藻板10前设置气浮布水4,气浮布水4前设置格栅9。
优选地,气浮布水4选用加压溶气气浮。
优选地,泵8为潜污泵或者潜水泵。
优选地,格栅9为半潜式格栅,由细格栅与粗格栅组成。
工作过程:根据水体中藻类的量通过电机2调节两根可折叠支撑臂杆5间的角度,并将可折叠支撑悬臂5置于水下0.25~1.5m;船体1向前行进过程中,水面上的大型悬浮物与藻类在船的牵引力、水流的冲刷力、风向吹动作用下汇集于格栅9位置,经格栅9过滤后藻类与大型悬浮物分开,气浮布水4下端具有释放器位于浮藻层下方0.25~1.5m,开始释放微小气泡,藻类细胞与自然水体中高度分散的微气泡相互粘附,使其相互聚集并在浮力作用下浮向水面;紧随其后的刮藻板10把水面悬浮的藻类从藻渣收集室12与刮藻板10连接处的开口收集到藻渣收集室12,絮凝剂投加器6投加絮凝剂对藻渣进行絮凝,然后利用泵8将絮凝后的藻渣通过输藻浆管16输送到船体1的藻渣压缩储备区13,从而完成水中藻类的去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利用可折叠支撑悬臂5,不仅便于集藻设备的运输,还可以根据河道、湖泊、水库的宽度进行调整布置,不影响通航及河道巡逻;
2、可以根据河流流向流速、风向风速,通过调整可折叠支撑悬臂5的角度和深度,减小阻力,提高集藻效果;
3、集藻部件(包括气浮布水4、格栅9和刮藻板10)与脱水部件(包括絮凝剂投加器6和泵8)分离,有效增大了除藻船的使用空间,为设备的布设及藻渣的存放提供了便利;
4、集藻部件与脱水部件的分离,可以实现近岸直接处理处置藻渣;
5、将气浮工艺应用在大面积藻类爆发处理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中:1-船体,2-电机,3-浮桶,4-气浮布水,5-可折叠支撑悬臂,6-絮凝剂投加器,7-浮板,8-泵,9-格栅,10-刮藻板,11-电控室,12-藻渣收集室,13-藻渣压缩储备区,14-电缆线,15-支撑杆,16-输藻浆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225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面漂浮式吸污器
- 下一篇:情绪呈现方法、其装置及情绪视觉模型建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