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木复合板贴面板胚的修边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3107.0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9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宋成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成林 |
主分类号: | B27C5/02 | 分类号: | B27C5/02;B24B9/18;B24B4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王玉平 |
地址: | 2236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木 复合板 贴面 修边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实木复合板贴面板胚的修边机,属于修边机领域。
背景技术
修边机,大多用于木材倒角,金属修边,带材磨边等马达式活动型较强的修边设备,也称倒角机,通常是由马达、刀头、以及可调整角度的保护罩组成的,就是用刀头给木板倒边的,可以根据刀头的形状将木板的边缘修成相应的形状,通常用作直角修成圆角圆边,也用作木材适当抛光操作,也广泛适用于建筑梁、板、柱、墙等的加固,装修、墙安装、支架、栏杆、广告牌、空调室外机、导轨、卫星接收器电梯、钢结构厂房等安装。
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CN201320165577.9的一种修边机,其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进板辊组、出板辊组、预修轮、修边轮和吸风罩,预修轮和修边轮位于吸风罩内,所述进板辊组由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第一从动辊、第二从动辊、第一传动装置和第二传动装置构成,所述第一从动辊位于第一主动辊上方,所述第二主动辊位于第一从动辊后侧,所述第二从动辊位于第二主动辊下方,所述第一主动辊与第一传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辊与第二传动装置传动连接。这种修边机具有第一主动辊、第二主动辊两个主动辊,并且这两个主动辊一上一下,不仅输送时能力更强,而且可以有效确保输送时的平稳性,因此这种修边机工作效率更高。但是该修边机没有滚轮,不能具备随时移动的功能,在使用过程中,想要该修边机移动需要拆卸再重新组装,非常不便,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木复合板贴面板胚的修边机,以解决设备移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的是一种实木复合板贴面板胚的修边机,其结构包括操作台、控制旋钮、调节阀、机体、调节旋钮、手持旋钮,所述操作台设于控制旋钮上方,所述控制旋钮设于调节阀上方,所述调节阀设于机体上方侧边,所述机体设于操作台下方,所述调节旋钮设于机体上方,所述手持旋钮设于操作台下方,机体设有外壳、滚轮、底座,所述外壳设于机体外侧,所述滚轮设于机体底部,所述底座设于机体下方,所述滚轮设有滚轴、连接片、固定块,所述滚轴设于滚轮内部与连接片相连接,所述固定块设于滚轮上方,所述调节旋钮设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设于调节旋钮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旋钮设有保护套、控制面板、线管。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套设于控制旋钮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面板设于保护套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线管设于控制面板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线管为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线管为橡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移动滚轮,实现了该修边机具备方便移动的功能,想要移动修边机无需要拆卸再重新组装,直接推动即可,便于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木复合板贴面板胚的修边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滚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操作台-1、控制旋钮-2、调节阀-3、机体-4、调节旋钮-5、手持旋钮-6、外壳-40、滚轮-41、底座-43、滚轮-41、滚轴-411、连接片-412、固定块-413、保护壳-50、保护套-20、控制面板-21、线管-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的方案:其结构包括操作台1、控制旋钮2、调节阀3、机体4、调节旋钮5、手持旋钮6,所述操作台1设于控制旋钮2上方,所述控制旋钮2设于调节阀3上方,所述调节阀3设于机体4上方侧边,所述机体4设于操作台1下方,所述调节旋钮5设于机体4上方,所述手持旋钮6设于操作台1下方,机体4设有外壳40、滚轮41、底座43,所述外壳40设于机体4外侧,所述滚轮41设于机体4底部,所述底座43设于机体4下方,所述滚轮41设有滚轴411、连接片412、固定块413,所述滚轴411设于滚轮41内部与连接片412相连接,所述固定块413设于滚轮41上方,所述调节旋钮5设有保护壳50,所述保护壳 50设于调节旋钮5下方,所述控制旋钮2设有保护套20、控制面板21、线管22,所述保护套20设于控制旋钮2底部,所述控制面板21设于保护套 20底部,所述线管22设于控制面板21底部,所述线管22为圆形,所述线管22为橡胶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成林,未经宋成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3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