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水雨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3162.X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4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罗松;袁芬;吴继文;李千;李克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52 | 分类号: | B60S1/52;B60S1/3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2104 | 代理人: | 俞鸿,王虹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喷水雨刮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雨刮系统采用的是雨刮和喷嘴分开,喷嘴布置在机罩上或隔珊上,清洗方式为:先将水喷射到前风挡表面,雨刮再启动刮刷。此种结构模式在喷水后,驾驶员会产生短时间内视野盲区,造成安全隐患;并且由于喷射的水分布在整块风挡上,造成大量的浪费。公开号为CN20489540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喷水雨刮臂杆结构,臂杆上设导水管,臂杆前端的连杆上设置喷头,导水管与喷头连接,水从喷头的喷水孔喷出。该实用新型中喷头的喷水孔仅为一个,喷出方向未知,喷水集中从而清洗效果差。
现有技术中还存在喷嘴口分布在雨刮刮片胶条上的喷水雨刮结构,多个(多于10个)喷嘴口均垂直于风挡喷射,单个喷水口湿润刮片效率较低,整体用水量较大。
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喷水均匀、节省使用水量、减少喷水时视野盲区的喷水雨刮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喷水均匀、节省使用水量、减少喷水时视野盲区的喷水雨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水雨刮结构,包括雨刮刮臂,所述雨刮刮臂上设有导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水体、将喷水体连接于雨刮刮臂端部的刮臂连接头以及罩盖,所述喷水体包括闭合的腔体以及设置在腔体上的管路连接口和多个喷嘴口,所述喷嘴口至少为三个,分别为喷出方向沿垂直朝向挡风玻璃的第一喷嘴口、喷出方向朝雨刮刮臂前方的第二喷嘴口、喷出方向朝雨刮刮臂后方的第三喷嘴口,所述管路连接口连接至导水管;所述刮臂连接头卡接于喷水体下方,所述罩盖卡接于喷水体上方将喷水体表面遮盖。
优选的,所述腔体后方延伸形成第一限位孔,所述罩盖上设有朝下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对应位于第一限位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罩盖上设有朝下的第一卡爪,所述腔体上设有与第一卡爪配合的限位凸块。
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块为腔体后端向后延伸凸起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在第一限位孔后方继续延伸形成第二限位孔,所述刮臂连接头上设有朝上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对应位于第二限位孔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刮臂连接头上设有朝上的第二卡爪,所述腔体上设有与第二卡爪配合的卡槽。
更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包括腔体前端向前伸出的四个限位柱,四个所述限位柱沿上下方向两两成对,上方的一对限位柱将第二卡爪前端限位,下方的一对限位柱将第二卡爪卡合。
优选的,所述刮臂连接头为周向弯折成U形且开口朝内的条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喷水体的第一喷嘴口、第二喷嘴口、第三喷嘴口按设计角度进行喷水,有效润湿刮片。
2.启动时,润滑雨刮刮片,刮刷过程中,定位清洗刮刷区域,节省用水量,间接达到降低整车重量的效果。
3.喷水区域只在雨刮片上,随雨刮的运动湿润刮刷区域,不会造成大面积视野盲区,节省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带来更安全的行车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喷水雨刮结构的零件图
图2为喷水体正视图
图3为喷水体轴视图
图4为喷水体立体示意图
图5为刮臂连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6为喷水体与刮臂连接头连接示意图
图7为喷水体的喷水方向示意图
其中:1-喷水体 2-刮臂连接头 3-罩盖 4-雨刮刮臂 5-雨刮刮片 11-腔体 12-管路连接口 13-第一喷嘴口 14-第二喷嘴口 15-第三喷嘴口 16-第一限位孔 17-限位凸块 18-第二限位孔 19-卡槽 191-限位柱 21-第二限位块 22-第二卡爪 31-第一限位块 32-第一卡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喷水雨刮结构,包括雨刮刮臂4,雨刮刮臂4上设有导水管,雨刮刮臂4前端连接雨刮刮片5,还包括喷水体1、将喷水体1连接于雨刮刮臂端部的刮臂连接头2以及罩盖3。刮臂连接头2卡接于喷水体1下方,罩盖3卡接于喷水体1上方将喷水体1表面遮盖。本实施例中以雨刮刮臂4远离车体的长度方向为前,雨刮刮臂4临近车体的长度方向为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31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