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窗帘收放线装置绕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5308.4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0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雷振邦;雷兴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振邦;雷兴邦 |
主分类号: | A47H11/06 | 分类号: | A47H11/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翼智博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0 | 代理人: | 肖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头 中轴 绕线轮 拉绳 凸环 卡口 窗帘 本实用新型 收放线装置 固定拉绳 起始点 终止点 导向凸环 绕线空间 第一层 起始端 外侧面 终止端 平滑 端板 卡死 开合 绕线 收放 匹配 平整 混乱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窗帘收放线装置绕线轮,包括配合形成绕线空间的中轴和设于中轴两端的端板、设于中轴外侧面用于固定拉绳一端线头的线头卡口以及起始端和终止端分别设于线头卡口两侧侧的导线凸环,导线凸环在中轴轴向上的宽度由起始点向终止点逐渐平滑增大且其在起始点处的宽度和终止点的宽度之差和导线凸环在中轴径向上的厚度均与拉绳的直径相匹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中轴设有线头卡口以固定拉绳一端线头且还设有导线凸环,导向凸环能有效避免第二层拉绳陷入第一层拉绳在线头留出的空隙中,使拉绳出现绕线不平整,进而使拉绳纠缠混乱、绕线轮收放不流畅甚至卡死绕线轮的情况,绕线轮运行更加流畅,实现窗帘的开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收线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窗帘收放线装置绕线轮。
背景技术
窗帘是一种常见的现代家居、办公室装饰用品,传统的窗帘通常有拉绳来控制窗帘的收放,拉绳一端绕设于窗帘收放线装置的绕线轮。
在绕线轮转动缠绕拉绳时,拉绳沿绕线轮周向螺旋缠绕,拉绳需要平整地逐层地绕设,每一层有多圈,由于拉绳有一定的直径,而在绕第一圈时,为时第二圈的拉绳与第一圈的拉绳平整在同一层上,必然会导致第一圈末段的拉绳与端板离开较大距离(与拉绳直径相匹配)形成空隙,导致第二层的拉绳缠绕至此位置时陷入此空隙内,拉绳容易出现绕线不平整的情况,使拉绳纠缠混乱进而使得绕线轮收放不流畅甚至卡死绕线轮,窗帘的开合操作不能正常实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窗帘收放线装置绕线轮,结构简单,绕线安全可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窗帘收放线装置绕线轮,包括中轴以及垂直于中轴轴向设置于中轴两端的端板,所述中轴外侧面和两端板的内侧面配合形成绕线空间,所述绕线空间在所述中轴外侧面靠近中轴第一端的端板处设有用于固定拉绳一端线头的线头卡口,所述中轴在设有所述线头卡口的一端还设有以所述线头卡口的一侧为起始点并沿中轴周向环绕至位于所述线头卡口的相对另一侧的终止点的导线凸环,所述导线凸环与第一端的端板连成一体且导线凸环在中轴轴向上的宽度由所述起始点向所述终止点逐渐平滑增大,且导线凸环在起始点处的宽度和终止点的宽度之差与拉绳的直径相匹配,所述导线凸环在中轴径向上的厚度与拉绳直径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凸环位于所述起始点处的宽度与所述起始点处的线头卡口至第一端的端板内侧面的距离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中轴为中空轴,所述线头卡口包括靠所述起始点一侧且与中轴的中空空间相贯通以供拉绳的线头穿过进入中轴的中空空间的卡孔,所述卡孔的孔径与拉绳直径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线头卡口还包括靠所述终止点一侧且与中轴的中空空间相贯通的操作孔,所述操作孔大于拉绳一端线头打结形成的绳结的外径,所述卡孔与操作孔相连通且在连通处还设有用于限制拉绳自卡孔移动至操作孔内的限位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端板均为圆环形板,且其中至少一个端板的外缘面为齿轮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中轴和设于中轴两端的端板配合形成绕线空间且所述绕线空间在靠近中轴第一端的端板处设有线头卡口以固定拉绳一端线头,所述中轴还设有沿中轴周向环绕且起始点和终止点分别设于线头卡口两侧的导线凸环,导线凸环在中轴轴向上的宽度由起始点向终止点逐渐平滑增大且起始点与终止点之间的宽度之差等于拉绳的直径,使拉绳在缠绕中轴时填满第二圈拉绳在拉绳的线头处留出的空隙,拉绳缠绕整齐紧凑,能有效避免在拉绳绕有多层时,第二层拉绳陷入第一层拉绳在线头留出的空隙中,使拉绳出现绕线不平整,进而使拉绳纠缠混乱、绕线轮收放不流畅甚至卡死绕线轮的情况,绕线轮运行更加流畅,实现窗帘的开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窗帘收放线装置绕线轮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振邦;雷兴邦,未经雷振邦;雷兴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53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