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血管切断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6823.4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5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胡本顺;陈武强;郭飞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285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储振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钳 支撑体 滑动机构 压紧把手 切断钳 刀片 本实用新型 血管 可调节 锁紧件 夹紧 夹钳位置 来回滑动 血管弯曲 连接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血管切断钳,包括支撑体、第一夹钳、第二夹钳、刀片和压紧把手。第一夹钳通过第一滑动机构安装于支撑体,第二夹钳通过第二滑动机构安装于支撑体,第一滑动机构和第二滑动机构基于支撑体来回滑动,刀片通过连接杆安装于支撑体,刀片设于第一夹钳与第二夹钳之间,第一夹钳、第二夹钳通过锁紧件连接压紧把手,压紧把手通过锁紧件同时控制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的夹紧与打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了一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调节夹钳位置的血管切断钳,以解决实际手术中出现的血管弯曲,不易夹紧,操作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可调节血管切断钳。
背景技术
在腹腔镜手术中,常需要用血管结扎医疗器械,在切割血管时,一般需要三个步骤,第一步用安装有止流夹的钛夹钳夹住血管的一处,第二步用安装有止流夹的钛夹钳夹住血管的另一处,第三步用剪刀剪断两个止流夹之间的血管,这种方法步骤复杂,中途需要更换手术器械,一个人操作比较困难,增加了操作难度及风险,容易造成手术中大出血、操作困难及感染,且延长了做手术的时间,手术时间越长,也有可能给病人带来危险。因此,简化手术器械是比较迫切的问题。
在先已经有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腔道离断钳,公开号为CN204995544U,公开日为2016年1月27日。该腔道离断钳提供了一种包括双钳头、离断装置的新器械,事先将腔道夹闭夹放置于两个钳夹内,手持固定手柄,按住活动手柄,送夹弹簧被压缩,连接于活动手柄的顶杆后移,顶杆带动两个钳夹后移,两个钳夹触碰到钳杆体时,张开的钳夹闭合,腔道夹闭夹夹住血管的两端,启动离断装置切割血管,利用该腔道离断钳切割血管时不需要更换手术器械,三步并一步,节省了手术时间。但是该器械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1、在实际手术过程中,需要结扎的血管往往是弯曲的,那么此时采用该专利技术方案同时夹紧封闭血管比较困难,若是不能做到同时封闭两处血管,容易造成大出血,危及病人生命;
2、该离断装置结构复杂,若离断刀出现故障,很难维修,也不便于更换离断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血管切断钳,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调节血管切断钳,包括支撑体、第一夹钳、第二夹钳、刀片和压紧把手。第一夹钳通过第一滑动机构安装于支撑体,第二夹钳通过第二滑动机构安装于支撑体,第一滑动机构和第二滑动机构基于支撑体来回滑动,刀片通过连接杆安装于支撑体,刀片设于第一夹钳与第二夹钳之间,第一夹钳、第二夹钳通过锁紧件连接压紧把手,压紧把手通过锁紧件同时控制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的夹紧与打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体包括锁紧件通孔、连接杆通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安装第一滑动机构,第二腔体内安装第二滑动机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凸起,第二腔体内设有第二凸起,第一滑动机构包括第一通孔、第一凹槽和第一锁紧螺钉,第一通孔与锁紧件通孔相通,第一凹槽与第一凸起相配合,第一锁紧螺钉抵住第一凸起;第二滑动机构包括第二通孔、第二凹槽和第二锁紧螺钉,第二通孔与锁紧件通孔相通,第二凹槽与第二凸起相配合,第二锁紧螺钉抵住第二凸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燕尾槽,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均为燕尾形凸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杆穿设在连接杆通孔,连接杆的端部设有推拉件,推拉件与支撑体之间设有弹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拉件为圆形拉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压紧把手通过紧固螺钉连接锁紧件,紧固螺钉连接调节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紧件为钢丝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钳和第二夹钳内设有止流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68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