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电子模块门极引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7399.5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0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董明;朱玉德;杨成标;薛爽娥;王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台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 | 分类号: | H01L25/07;H01L23/48;H01L29/423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42217 | 代理人: | 严崇姚 |
地址: | 441021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电子 模块 引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简化电力电子模块组装结构和实用性能大幅度改善的门极引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功率模块产品的芯片门极引出大都由压块7、电极K8、环氧绝缘压板9、门极组件11、门极焊线12和阴极引出件10组合完成,如图2、3所示。该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门极组件11与阴极引出件10需分别生产加工,多依赖于手工点焊完成,加工难度和精度的保证有一定难度,且配合件的加工成本费用也相应较高;2、阴极引出件10的二次安装方式无疑进一步增加了产品组装的繁琐程度和质量风险,核心零部件的手工点焊也使得产品电性能及可靠性得不到有效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性能可靠、结构新颖、装配使用简洁、使用寿命长的功率模块触发引出装置,能够满足现代功率半导体模块精准、高效、规模化的生产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电力电子模块门极引出装置,包括阴极引出件、压块和电极K,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置主体、门极引出件、绝缘衬底和弹簧探针;阴极引出件和门极引出件与绝缘材质的装置主体形成整体,阴极引出件和门极引出件的引出端露出;阴极引出件的接触片部分伸出装置主体的底面;绝缘衬底为上端开口的封闭腔体;绝缘衬底下端面设有探针通孔,装置主体上对应门极引出件的接触片的底面设有与绝缘衬底上端配合的凹槽,该凹槽顶面设有与门极引出件的接触片相通的探针通孔;弹簧探针为位于绝缘衬底腔内的弹性弯折探针,探针上、下端分别穿过装置主体和绝缘衬底上的探针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装置主体与绝缘衬底组装后截面呈一个倒“凸”字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阴极引出件和门极引出件的引出端均于装置主体的同一侧面露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绝缘衬底为圆柱形腔体或矩形腔体。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现有阴极引出件、压块和电极K的基础上采用装置主体、门极引出件、绝缘衬底和弹簧探针,阴极引出件和门极引出件与绝缘材质的装置主体形成整体,阴极引出件和门极引出件的引出端露出,阴极引出件的接触片部分伸出装置主体的底面,绝缘衬底为上端开口的封闭腔体,绝缘衬底下端面设有探针通孔,装置主体上对应门极引出件的接触片的底面设有与绝缘衬底上端配合的凹槽,该凹槽顶面设有与门极引出件的接触片相通的探针通孔,弹簧探针为位于绝缘衬底腔内的弹性弯折探针,探针上、下端分别穿过装置主体和绝缘衬底上的探针通孔,因而使阴极引出件、门极引出件与装置主体形成整体,在位置与功能上取代原有结构中单独的环氧绝缘压板,减少人工装配动作;使门极引出件与弹簧探针接触形成门极引出装置,阴极引出件的接触片方便与电极K接触,取代原有结构辅助阴极引出件,减少人工塞入动作;弹簧探针装入绝缘衬底后整体卡入装置主体的装配孔,门极压接的弹力与引针功能由弹簧探针一并担当,底端与芯片门极接触,节省空间、提高可靠性,弹簧探针与门极引出件压接形成完整的门极引出结构,取代原有结构中的单独门极组件,提高了装配准确性,减少人工装配动作,改善原有结构中的门极点焊工艺及门极焊线,实现功率模块核心零部件全压接结构模式。
本实用新型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简化装配工艺、大大降低相关质量风险,具有性能可靠、结构新颖、装配使用简洁、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电力电子模块门极引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原功率模块一般触发引出装置示意图。
图3为原功率模块门极和阴极引出装置示意图。
图中:1. 装置主体; 2. 门极引出件; 3. 阴极引出件; 4. 绝缘衬底; 5. 弹簧探针;6. 芯片;7. 压块;8. 电极K;9. 环氧绝缘压板;10. 阴极引出件;11. 门极组件;12. 门极焊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台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台基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73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床的移送体坠落防止装置以及包括该装置的加工中心
- 下一篇:内供水传动轴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