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屋内墙围处安装的电源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7875.3 | 申请日: | 2017-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3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徐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美玲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447;H01R13/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1201 浙江省金***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屋内 墙围 安装 电源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屋内墙围处安装的电源插座。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屋内墙壁下方墙围处使用电源插座,因其安装位置过低,在儿童玩耍时很容易因起安全方面的因素发生,比如插入棍棒之类的物体等,同时也会因为打扫室内卫生时,向电源插孔内进入灰尘等。
如何来解决和防止上述中的问题发生,提高电源插座在安全使用上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屋内墙围处安装的电源插座,具备分体式管理使用电源插孔、防误插入、防灰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用于屋内墙围处使用的电源插座上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屋内墙围处安装的电源插座,包括电源插座、上插板、推动槽、双头电源插孔、三头电源插孔和下插板,所述电源插座前面板设置有双头电源插孔与三头电源插孔,且在电源插座前面板的竖向设置有T形插槽,所述上插板与下插板为T形状插板,且电源插座通过竖向T形插槽与上插板及下插板相连接,所述上插板与下插板的前面板上设置有推动槽,且上插板为双头电源插孔的前挡板及下插板为三头电源插孔的前档板。
优选的,所述电源插座为屋内墙壁下方墙围处电源接入装置,且电源插座为室内墙壁嵌入式安装装置。
优选的,所述上插板与下插板通过推动槽为双头电源插孔与三头电源插孔的可滑动开合遮挡装置。
优选的,所述电源插座的T形插槽内侧两端与上插板及下插板两侧设置有锯齿状咬合装置。
优选的,所述电源插座后侧凸起部为外部电源连接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源插座上设置上下插板能够遮挡电源插孔暴露于外,通过上下插板能够有效增强电源插座在家庭使用中的安全性能,同时降低事故的发生与起到了防尘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用于屋内墙围处使用的电源插座上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插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电源插座;2、上插板;3、推动槽;4、双头电源插孔;5、三头电源插孔;6、下插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用于屋内墙围处安装的电源插座,包括电源插座1、上插板2、推动槽3、双头电源插孔4、三头电源插孔5和下插板6,电源插座1前面板设置有双头电源插孔4与三头电源插孔5,且在电源插座1前面板的竖向设置有T形插槽,上插板2与下插板6为T形状插板,且电源插座1通过竖向T形插槽与上插板2及下插板6相连接,上插板2与下插板6的前面板上设置有推动槽3,且上插板2为双头电源插孔4的前挡板及下插板6为三头电源插孔5的前档板。
具体的,电源插座1为屋内墙壁下方墙围处电源接入装置,且电源插座1为室内墙壁嵌入式安装装置。
具体的,上插板2与下插板6通过推动槽3为双头电源插孔4与三头电源插孔5的可滑动开合遮挡装置。
具体的,电源插座1的T形插槽内侧两端与上插板2及下插板6两侧设置有锯齿状咬合装置。
具体的,电源插座1后侧凸起部为外部电源连接装置。
使用时,使用三头电源插孔5时,可通过推动槽3向下方推开下插板6,然后插入三头电源插头,不使用时,拨下三头电源插头,通过推动槽3向上方推动可关闭下插板6,并遮挡住三头电源插孔5即可。
综上所述:该一种用于屋内墙围处安装的电源插座,通过在电源插座1上设置上下插板能够遮挡电源插孔暴露于外,通过上下插板能够有效增强电源插座1在家庭使用中的安全性能,同时降低事故的发生与起到了防尘的作用,解决了现有用于屋内墙围处使用的电源插座1上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美玲,未经徐美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78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浸渍涂膜装置
- 下一篇:CCD智能定位点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