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浇口废料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0304.5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0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廖礼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久安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浇口 废料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模具,尤其是一种无浇口废料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在进行橡胶、塑料制品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模具注塑料供料通道设计不合理等原因,导致部分通道余料(主指与注塑制品相连部分,称为“浇口废料”)残存于注塑制品上,需人工对其再次加工以剔除该部分残余料,由于此时注塑制品已冷固成型,此举将造成注塑制品表面不光洁,并将加大人工成本投入,同时将增大原辅材料消耗等不足。
与静态非连续注塑条件相比,其解决方案不再适用于本条件。为实现自动连续注塑,其实现途径一般是将注塑模具上模与供料、射料装置等锁定连接在一起,一次注塑结束并注塑制品初步冷固到位时,注塑模具上模与射料装置等一起上提而与下模分离,同步配套装置自动将注塑制品推(或拉)离注塑模具。由于注塑模具上模始终与射料装置等连接在一起,故其“浇道”中的注塑料始终处于熔融状态,在上下模分离瞬间,浇道中注塑料越靠近注塑制品越先冷固,根据浇道中注塑料在收到相同的拉力时,最薄弱处最先断裂原理,从浇口处沿浇道向上,当浇道中注塑料不能支撑对抗分离产生拉力时,则该处将首先断裂,于是注塑制品将带出一部分浇道中的残余料,即“浇口废料”附于注塑制品上,需再次投入人工对其予以剔除。由于人工处置“浇口废料”时注塑制品已冷固成型,此举将造成注塑制品表面不光洁且将加大人工成本投入。同时将增大原辅材料消耗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动态自动连续注塑条件,通过在注塑上模、供料与射料整体装置中增设堵孔部件,通过程序控制使其与注塑动作联动,压离一次注塑结束时浇道中的注塑料,使“浇口”处不再存有余料,此时上下模分离,配套装置联动将注塑制品推(或拉)离,实现注塑制品表面无浇口废料,从而保证注塑制品表面的光洁并不再进行人工剔除,同时节约了注塑原辅材料。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无浇口废料注塑模具,包括有上模座和压模块;压模块上设置有供料通道和注塑口;注塑口与上模座上的模型腔连通;供料通道内为与注塑口正上方处设置有堵孔部件;堵孔部件通过驱动装置与气缸连接;堵孔部件能够在气缸的驱动上下移动。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堵孔部件与供料通道的开口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套。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驱动装置包括有杠杆和支撑座;杠杆的两端分别与堵孔部件的顶端和气缸的活动部铆接;支撑座设置在杠杆中部且与杠杆中部铆接。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模型腔与上模座之间通过螺钉固定。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堵孔部件的底端与注塑口的形状吻合。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气缸的活动部相对于堵孔部件水平设置,并且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运动。
作为本方案的优选:堵孔部件为柱状杆且底端形状与注塑口吻合。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针对动态自动连续注塑条件,通过在注塑上模、供料与射料整体装置中增设堵孔部件,通过程序控制使其与注塑动作联动,利用熔融注塑料的流动特性,压离一次注塑结束时浇道中的注塑料,使“浇口”处不再存有余料,此时上下模分离,配套装置联动将注塑制品推(或拉)离,实现注塑制品表面无浇口废料,从而保证注塑制品表面的光洁并不再进行人工剔除,同时节约了注塑原辅材料。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供料通道,2为密封套,3为堵孔部件,4为杠杆,5为支撑座,6为气缸,7为气缸的活动部,8为模型腔,9为上模座,10为注塑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包括有上模座和压模块;压模块上设置有供料通道和注塑口;注塑口与上模座上的模型腔连通;供料通道内为与注塑口正上方处设置有堵孔部件;堵孔部件通过驱动装置与气缸连接;堵孔部件能够在气缸的驱动上下移动。堵孔部件与供料通道的开口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套。驱动装置包括有杠杆和支撑座;杠杆的两端分别与堵孔部件的顶端和气缸的活动部铆接;支撑座设置在杠杆中部且与杠杆中部铆接。模型腔与上模座之间通过螺钉固定。堵孔部件的底端与注塑口的形状吻合。气缸的活动部相对于堵孔部件水平设置,并且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堵孔部件为柱状杆且底端形状与注塑口吻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久安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久安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03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任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精密注塑型芯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