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组合式的战术枪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1006.8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4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江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王江弋 |
主分类号: | F41C33/00 | 分类号: | F41C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组合式 战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战术枪带,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组合式的战术枪带,属于轻武器的携行装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的国产自动步枪以及冲锋枪使用的都是普通枪带。普通枪带的结构简单、零部件少。
但在实战环境下,使用者在背枪或据枪时极为费力,携行及操枪时战术动作转换缓慢。
此外,使用者无法顺畅地左右手转换使用枪械。
这些问题容易导致使用者在战斗时,战术动作转换受阻,大幅增加被敌方杀伤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改善枪械携行性能的模块化组合式的战术枪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的战术枪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枪带、副枪带、换向环、枪带长短调节环、第一快拆万向扣、第二快拆万向扣、第一金属扣环、第二金属扣环和快拆插扣,其中,
前述换向环呈马蹄形,上段用于缝制主枪带,下段用于缝制副枪带,中段形成有快拆万向扣插口,第一快拆万向扣和第一金属扣环都能够固定到换向环上;
前述第一快拆万向扣或者第一金属扣环缝制在主枪带的一端,作为两点枪带使用时扣在枪械的前端,作为单点枪带使用时扣在换向环上,主枪带的另一端缝制在换向环的上段,枪带长短调节环安装在主枪带上;
前述第二快拆万向扣或者第二金属扣环缝制在副枪带的一端,使用时扣在枪械的后端,副枪带的另一端直接缝制在换向环的下段,或者,副枪带的另一端缝制在快拆插扣上,快拆插扣通过另外一段副枪带缝制在换向环的下段。
前述的模块化组合式的战术枪带,其特征在于,前述主枪带和副枪带均采用尼龙制成。
前述的模块化组合式的战术枪带,其特征在于,前述换向环采用金属制成。
前述的模块化组合式的战术枪带,其特征在于,前述快拆插扣采用塑料或金属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组合式的战术枪带,其换向环能够固定快拆万向扣和金属扣环,并且支持左右两侧操作,使背枪或据枪时极为省力,可在携行及操枪状态下快速转换战术姿势;
(2)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组合式的战术枪带,其快拆插扣使得枪带能够快速连接和解脱所连接的枪械;
(3)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组合式的战术枪带,其枪带长短调节环可使使用者在绝大多数战术姿势下实施单手调节枪带长度的行动;
(4)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组合式的战术枪带,其允许使用者通过手臂挽枪带的据枪姿势减缓后坐力以提高射击精度;
(5)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组合式的战术枪带,其在提高枪械携行性、战术易用性的基础上,保持了与现有枪械产品的兼容性,不需要对枪械进行特殊的改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组合式的战术枪带的第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组合式的战术枪带的第二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组合式的战术枪带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枪带长短调节环、2-换向环、3-第一快拆万向扣、4-快拆插扣、5-副枪带、6-第一金属扣环、7-主枪带、8-第二快拆万向扣、9-第二金属扣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组合式的战术枪带包括:主枪带7、副枪带5、换向环2、枪带长短调节环1、第一快拆万向扣3和第二快拆万向扣8。
换向环2呈马蹄形,上段用于缝制主枪带7,下段用于缝制副枪带5,中段形成有快拆万向扣插口,第一快拆万向扣3能够通过该快拆万向扣插口固定到换向环2上,换向环2的结构是左右对称的,支持左右两侧操作。
第一快拆万向扣3缝制在主枪带7的一端,主枪带7的另一端缝制在换向环2的上段。
枪带长短调节环1安装在主枪带7上,用于调节主枪带7的长短,可实现单手调节枪带长度。
第二快拆万向扣8缝制在副枪带5的一端,副枪带5的另一端直接缝制在换向环2的下段。
主枪带7和副枪带5均采用尼龙制成,换向环2采用金属制成。
使用方法:
(1)作为两点式枪带使用时,将第一快拆万向扣3固定在枪械的前端,将第二快拆万向扣8固定在枪械的后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王江弋,未经宏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王江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10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