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光纤复合智能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1539.6 | 申请日: | 201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049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华;刘士齐;方支剑;邵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B11/22 | 分类号: | H01B11/22;H01B7/40;H01B7/3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鲁力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转换器 光纤 地铁电缆 光电转换装置 报警器 单芯电缆 光纤复合 智能电缆 电缆 电缆温度测量 地铁 本实用新型 布里渊散射 差值处理 对称位置 故障报警 故障检测 拉曼散射 外力测量 外力检测 温度测定 温度信息 表皮 外置 温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光纤复合智能电缆,包括单芯电缆、一号光纤、二号光纤、光电转换装置,光电转换装置包括:一号光电转换器、二号光电转换器、报警器。首先将两条光纤分别安装于在单芯电缆表皮外对称位置,其中一号光纤用于电缆温度测量:基于拉曼散射法设定一号光电转换器,电信号一方面流入报警器进行温升故障报警,另一方面流入二号光电转换器为其提供温度信息;其中二号光纤用于电缆受外力测量:基于布里渊散射法设定二号光电转换器,一号光电转换器的电信号与二号光电转换器的电信号进行差值处理得出电缆的受外力信息。通过在地铁电缆外置光纤,实现了地铁电缆各点的温度测定、受外力检测。对地铁电缆故障检测等方面提供实现依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领域,涉及一种地铁光纤复合智能电缆。
背景技术
现阶段,地铁因其可靠性高、运载能力强、能够在很短的时间运输大量的人群等诸多优势正迅速发展,因地铁完全运行在地下,列车行驶与站台的照明都需要用电,如何对地铁系统稳定、可靠的供电,且在供电线路发生故障时第一时间确定故障位置进行检修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地铁供电过程中,主要应用35kV、10kV交流电缆。上述电缆主要安置于电缆沟或采用地下直埋,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最直接原因是绝缘降低而被击穿,而造成绝缘击穿的因素主要有:外力损伤、过负荷运行、环境温度影响以及接头问题,总结来看电缆发生故障的原因主要是受外力与温度影响,
现阶段,电缆故障检测主要是温度检测和防盗报警。温度检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有热电偶测温以及光纤测温。热电偶测温的原理是热电偶的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以此将温度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测量。热电偶测温结构简单、造价低廉、技术成熟,但由于热电偶只能进行点式测温,无法对整条电缆线路进行温度的在线监测,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光纤具有成本低廉、不受电磁干扰、体积小重量轻、测量精度高、便于敷设等优点,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利用一条光纤就可实现对数公里的线路进行长期监测,现阶段光纤测温电缆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实际应用较少。现有的光纤测温电缆主要对电缆的接头处进行检测。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地铁电缆温度升高主要受载流量影响,载流量升高会导致电缆多处温度升高,只对电缆接头部分进行测温存在安全隐患;
(2)地铁电缆敷设环境复杂,光纤裸露易于被腐蚀;
(3)不能同时实现温升、受应力报警的功能。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地铁光纤复合智能电缆,同时实现了单芯电缆各点的温度测定、受外力异常报警功能,采用耐腐蚀细管安置光纤,提升了测量温度与受力的均匀程度与准确性。对地铁电缆故障检测、受力检测、防盗报警等方面提供实现依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铁光纤复合智能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单芯电缆、设置在单芯电缆表皮外部的一号光纤和二号光纤、以及同时与一号光纤和二号光纤连接的光电转换装置。
在上述的一种地铁光纤复合智能电缆,所述单芯电缆表皮外部设置有至少两个细管,以单芯电缆中心对称设置,一号光纤和二号光纤分别放置在细管中,单芯电缆的表皮均匀安装有若干微型支架,细管固定在微型支架上。
在上述的一种地铁光纤复合智能电缆,所述的光电转换装置安装于所述单芯电缆的起始段,包括:一号光电转换器、二号光电转换和报警器,所述的一号光电转换器与所述的一号光纤连接,能够发射光信号并接收设定的散射光信号,所述的二号光电转换器与所述的二号光纤连接,能够发射光信号并接收设定的散射光信号。所述的一号光电转换器与所述的报警器电连接,通过将电信号输送至所述的报警器实现电缆温升报警;所述的一号光电转换器与所述的二号光电转换器电连接,可将温度信息输送至所述的二号光电转换器。所述的二号光电转换器与所述的报警器电连接,通过将电信号输送至所述的报警器实现电缆受力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15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损耗窄带物联网专用半柔同轴电缆
- 下一篇:方形数字光纤并行线缆